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貫休的《觀懷素草書歌》
全文:
張顛顛後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
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於草書朽。
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斗餘。
半斜半傾山衲濕,醉來把筆獰如虎。
粉壁素屏不問主,亂拏亂抹無規矩。
羅剎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
勢崩騰兮不可止,天機暗轉鋒鋩里。
閃電光邊霹靂飛,古柏身中氵旱龍死。
駭人心兮目眓瞁,頓人足兮神辟易。
乍如沙場大戰後,斷槍橛箭皆狼藉。
又似深山朽石上,古病松枝掛鐵錫。
月兔筆,天灶墨,斜鑿黃金側銼玉,珊瑚枝長大束束。
天馬驕獰不可勒,東卻西,南又北,倒又起,斷復續。
忽如鄂公喝住單雄信,秦王肩上塔著棗木槊。
懷素師,懷素師,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嶽孕靈。
固宜須冷笑逸少,爭得不心醉伯英。
天台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崢嶸。
或細微,仙衣半拆金線垂。
或妍媚,桃花半紅公子醉。
我恐山為墨兮磨海水,天與筆兮書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
常恨與師不相識,一見此書空嘆息。
伊昔張渭任華葉季良,數子贈歌豈虛飾,所不足者渾未曾道著其神力。
石橋被燒燒,良玉土不蝕,錐畫沙兮印印泥。
世人世人爭得測,知師雄名在世間,明月清風有何極。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石橋
(1).石造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河東岸有石橋,橋本當河,河移,故廁岸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凌石橋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鵑 《賞菊椰子林》:“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勝 石樑 。梁連線二山,形似橋,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橋 。” 宋 梅堯臣 《送微上人歸省天台》詩:“釋子懷慈母,吾儒未易輕。不尋琪樹去,肯向 石橋 行。” 宋 梅堯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詩:“常觀月從東方出,想照 石橋 旁畔人。”
良玉
美玉。《韓詩外傳》卷四:“良玉度尺,雖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漢 揚雄 《法言·寡見》:“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見美詩人。”
錐畫沙
形容書家的藏鋒筆法。 唐 褚遂良 《論書》:“用筆當如錐畫沙,如印印泥。” 宋 黃庭堅 《書扇》詩:“ 魯公 筆法屋漏雨,未減 右軍 錐畫沙。” 宋 姜夔 《續書譜》:“用筆如折釵股,如屋漏痕,如錐畫沙……錐畫沙者,欲其勻而藏鋒。”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綴法》:“錐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無起止,即藏鋒也。”亦省作“ 錐沙 ”。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四:“ 顏平原 書……用筆清勁,而剛方之氣如其為人,真 山谷 所謂‘筆法錐沙屋漏,心期曉日秋霜’者邪!”
印印泥
指印章印在封泥上,深入而有力,印出的字不走樣。宋黃庭堅《論書》云:“王氏 (王羲之)書法,以為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蓋言鋒藏筆中,意在筆前耳。”
錐畫沙,印印泥又合稱“畫沙印泥”。
貫休名句,觀懷素草書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