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鄭獬的《通州雨夜寄孫中叔》
全文:
黑雨噴薄陰雲驅,昏林號風秋聲粗。
海氣熏煮怒不泄,彭彭十月推雷車。
濕衣憫默瞠無睡,起對樽酒誰為娛。
此心豈復有雙羽,一夜飛去不可拘。
昔與子同入京師,借屋共寄西城廬。
愛我議論有可采,攜草就我夸染濡。
煉出五色補天漏,拈筆蘸墨縱橫塗。
子云朋友當如是,脫然意快如獰駒。
京師天子之所宅,樓殿堆疊騎天衢。
瓦光流碧滑欲走,繢畫顛倒橫相舁。
東風薰濃一千里,黃蜂蝴蝶飛蘧蘧。
高樓張旗鬧煮酒,沉香滿榼金真珠。
玉盆一飲醉不醒,落花滿衫行相扶。
未几子去游西洛,嗟我出門獨騎驢。
晚落塵埃兩袖淚,望子不見風吹裾。
三月殿前試不中,青冥失計游五湖。
撫劍東南看滄海,大江正值秋風初。
我疑海神怒天熱,直欲上薄東日烏。
乾坤頓撼壯人意,揭竿便欲尋狂奴。
九月歸來已霜蚤,肥膏紫蟹溶金酥。
南窗燈火夜可喜,篋中卷冊聊鋪舒。
讀倦抱膝一吐氣,契闊各在天一隅。
相別於今二百日,飛雁南來無北書。
游從歡喜似舊否,洛下為學安穩無。
雖然貧窘少倚賴,空腸慎勿多悲吁。
聖賢獨立以待用,提出日月還唐虞。
天地當中貫一柱,孟子所謂大丈夫。
躁兒跳躍不足數,插翅強欲飛蟾蜍。
縱子不遇乃至死,勉之學為荀楊徒。
參考注釋
雖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魯迅《故鄉》
(2) 雖然如此,雖是這樣;即使這樣
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墨子·公輸》
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戰國策·魏策》
貧窘
貧困窘迫。《晉書·儒林傳·杜夷》:“ 夷 少而恬泊,操尚負素,居甚貧窘,不營產業。” 金 王喆 《滿庭芳·劉公問貴賤》詞:“今世豐華,此生貧窘,筭來總是前緣。” 丁玲 《團聚》二:“她現在不再哭了,對於家中貧窘的同情,緩和了對於自己命運的悲苦,她絮絮的問起家裡事來。”
倚賴
依賴;依靠
空腸
十二指腸以後的2/5段小腸,與迴腸相連處幾乎難以分辨出, 然而空腸較粗、壁較厚並具有較多血管及黏膜環狀襞的少量集合淋巴結
鄭獬名句,通州雨夜寄孫中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