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徑從來半草萊,席門那為故人開

陸游又送李舍人赴闕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又送李舍人赴闕》

全文:
執簡曾聞侍玉螭,謫仙才調盡推奇。
能將苦語康時病,更遣丹誠動主思。
北闕親朋瞻舊德,東吳山水入新詩。
知公自有經綸術,會見飛翔集鳳池。
三徑從來半草萊,席門那為故人開
自慚不是梧桐樹,安得朝陽鳴鳳來。

陸游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陸游三徑從來半草萊,席門那為故人開書法作品欣賞
三徑從來半草萊,席門那為故人開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後因以“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邊掛著一副對聯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

從來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那樣

從來如此

草萊

(1).猶草莽。雜生的草。《南史·孔珪傳》:“門庭之內,草萊不翦。” 宋 葉適 《代人上書》:“奪農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萊隨長。” 清 周亮工 《介壽以胡彥遠見慰札子相示卻寄》詩:“一畝田中盡草萊,旅堂經歲不曾開。”

(2).指荒蕪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則*民好墾草萊。”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凡草萊,初闢而為露田園池者,多連阡陌,雖不躬耕,得特專利五十年,期盡而鬻之,程以十年。”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兩三年內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來歸,草萊漸開,人懷保家之心,士無飢餒之憂,則中原大局可定, 宛 洛 一帶也就固若金湯了。”

(3).猶草野。鄉野;民間。《漢書·蔡義傳》:“臣 山 東草萊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眾。” 宋 范仲淹 《舉張問孫復狀》:“右臣伏覩赦書節文,應天下懷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滯草萊,委逐處具事聞奏。” 清 李漁 《風箏誤·議婚》:“蒼天不負奇才,拔英雄自草萊。”

(4).布衣。平民。《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草萊樂業,守屏稱事。” 張銑 註:“草萊謂山野採樵之人也,守屏謂州牧也。”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四:“不妨常日饒輕薄,且喜臨戎用草萊。” 清 孫枝蔚 《覽古》詩之六:“用人限資格,何以服草萊?”

席門

以席為門。語本《史記·陳丞相世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弊席為門,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後世以“席門”喻指清貧之家或隱者之居。《宋書·袁粲傳》:“所處席門常掩,三逕裁通,雖 揚子 寂漠, 嚴叟 沉冥,不是過也。” 唐 袁郊 《甘澤謠·懶殘》:“ 李公 潛往謁焉,望席門通名而拜。” 清 方文 《送王幼公之毘陵》詩:“席門掩窮巷,殘花綻疎籬。”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陸游名句,又送李舍人赴闕名句

詩詞推薦

三徑從來半草萊,席門那為故人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