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強至的《送張升甫三十韻》
全文:
歲餘客秦雍,處俗失大方。
眼前紛朋游,外同異中腸。
最得張子晚,一見合柔剛。
拜我十年兄,本非以其長。
直緣父兄舊,及此三紀強。
子之先大夫,疇昔粹餘杭。
予時以童子,進謁升公堂。
仲兄齒予亞,同學隸州庠。
行聯坐接席,無異彼雁行。
此時君尚孩,縱記今亦忘。
去住忽南北,中間異行藏。
後予與君兄,鄉貢入帝鄉。
見面初驚疑,偕問徐乃詳。
同年忝進士,茲復同省郎。
伊予論契好,始見今發蒼。
昨君解下邽,東去隨薦章。
歸來婦翁家,春風到秋霜。
予居幸對舍,有酒呼隔牆。
往還興頗熟,間外絕毫芒。
乘月步橫橋,觀漁立回塘。
詩句迭唱酬,稍稍積巾箱。
自許先功名,知我尚激昂。
放言遺形骸,不以我為狂。
古稱管鮑交,千載竊相望。
辭我復雲東,坐不安吾床。
汴水日向落,更久不可航。
甬東拋田園,不治久欲荒。
急省江南兄,數事皆不遑。
殷勤挽征袖,強留盡一觴。
何以將別意,時菊有清香。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放言
(1).謂不談世事。《論語·微子》:“﹝子﹞謂 虞仲 、 夷逸 ,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放,置也;不復言世務。”一說為放縱其言。參閱 清 劉寶楠 正義。
(2).放縱其言,不受拘束。《後漢書·荀韓鍾陳傳論》:“ 漢 自中世以下,閹豎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矯絜放言為高。” 李賢 註:“放肆其言,不拘節制也。” 唐 白居易 《<禽蟲十二章>序》:“予閒居,乘興偶作一十二章,頗類志怪放言。” 清 昭槤 《嘯亭續錄·陶珏卿》:“余每放言妄論,伊必阻止曰:‘此招禍之媒也。’”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日前見啟事,便知大碰釘子無疑。放言已久,不易改弦,非不為也,不能也。”
形骸
形體(多指人的)
不以
(1).不為,不因。《禮記·表記》:“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2).不用;不靠。《孟子·離婁上》:“ 離婁 之明, 公輸子 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宋 曾鞏 《上歐蔡書》:“故其言無不信聽,卒能成 貞觀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勝,不獨立吸引注意。”
(3).無論;不管。《資治通鑑·後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應嚴密,不以其日;或異日聽於閤門奏牓子,當盡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史·刑法志一》:“雖有牙符而無織成聖旨者,不以何人,並勿啟,違者處死。”
強至名句,送張升甫三十韻名句
名句推薦
垂峰欲落空與扶,行雲疑變石為體
乾隆《題吳彬山 * 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