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將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
全文:
丹陽太守意如何,先謁茅卿始下車。
展節事君三黜後,收心奉道五旬余。
回尋靈藥逢芝圃,欲叩真關借玉書。
不用從人問通塞,天教吏隱接仙居。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用
用不著,不必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從人
(1).隨從;僕從。《墨子·備城門》:“從人非亓故人。” 孫詒讓 間詁:“言非其故所屬吏卒。” 唐 杜甫 《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詩:“從人雖獲多,天笑不為新。”《水滸傳》第五二回:“ 李逵 在外面聽得堂里哭泣,自己磨拳擦掌價氣,問從人都不肯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顧東橋》:“ 東橋 顧從人,賞銀五錢遣之。”
(2).指投靠他人。《漢書·韓信傳》:“ 韓信 , 淮陰 人也。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為商賈,常從人寄食。”
(3).指嫁人。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定情篇》:“右 漢 繁欽 所作也,言婦人不能以禮從人,而自相悅媚。”
主張合縱的人。《史記·張儀列傳》:“夫從人飾辯虛辭,高主之節,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 秦 禍,無及為已。”《文選·班固<答賓戲>》:“從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騁辭。”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從人合之,助六國者;衡人散之,佐 秦 者也。”
通塞
(1).謂境遇之順逆。《易·節》:“不出戶庭,知通塞也。” 晉 潘岳 《西征賦》:“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 唐 李商隱 《酬別令狐補闕》詩:“人生有通塞,公等繫安危。”《剪燈新話·富貴發跡司志》:“小而一身之榮悴通塞,大而一國之興衰治亂。”
(2).通暢與阻塞。 唐 杜甫 《歸夢》詩:“道路時通塞,江山日寂寥。” 宋 蘇軾 《與王敏仲》之十五:“聞遂作管引蒲澗水甚善。每竿上,須鑽一小眼,如菉豆大,以小竹針窒之,以驗通塞。”
(3).指詩文的通順與艱澀。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詩用虛活字,時有難易;易若剖蚌得珠,難如破石求玉,且工且易,愈苦愈難,此通塞不同故也。”
天教
上天示意,以為教誨。《晏子春秋·諫上十八》:“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 伯常騫 ,使禳去之。 晏子 曰:‘不可,此天教也。’”
吏隱
(1).謂不以利祿縈心,雖居官而猶如隱者。 唐 宋之問 《藍田山莊》詩:“宦遊非吏隱,心事好幽偏。” 唐 白居易 《江州司馬廳記》:“ 江州 左 匡廬 ,右 江 湖 ,土高氣清,富有佳境……苟有志於吏隱者,捨此官何求焉?” 宋 王禹偁 《游虎丘》詩:“我今方吏隱,心在雲水間。”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薌畇公輓聯》:“鱣舍怡情,看三徑香多,省識人如菊淡;鯉庭侍養,悵六年吏隱,遽聞詩詠莪哀。”
(2).山名。一名 窪尊山 。在 浙江省 縉雲縣 。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地上》:“ 吏隱山 ,在 縉雲 ,縣令 李陽冰 退居於此山,創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有 陽冰 鑿石為窪尊。”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六·處州府》:“ 吏隱山 ,縣治東北,一名 窪尊山 ,以 唐 縣令 李陽冰 名。”
仙居
(1).仙人住所。亦借稱清靜絕俗的所在。 唐 白居易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詩:“ 賀上人 迴得報書,大誇州宅似仙居。” 明 陳鍾盛 《蓬萊閣記》:“夫 蓬萊 境界號稱仙居,其説見於山經水注所記,騷人韻客所託興,不一而足。”
(2).借指歌妓居處。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靜街偷步訪仙居,隔牆應認打門初。”
(3).縣名。在今 浙江省 。 宋 景德 四年始置。以產白朮著名。參見“ 仙居術 ”。
(4). 杭州 靈隱山 的別名。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北山勝跡》:“ 靈隱山 ,去城四十二里,高九十二丈,周一十二里,亦曰 靈苑 ,曰 仙居 ,曰 武林 ,俗稱 西山 。其山起 歙 ,出 睦 ,跨 富春 ,控 餘杭 ,蜿蜒數百里,結局於 錢唐 。”
王安石名句,將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名句
名句推薦
暝暝岩心日,星星澗底沙
汪珊《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