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黃滔的《御試二首》
全文:
已表隋珠各自攜,更從瓊殿立丹梯。
九華燈作三條燭,萬乘君懸四首題。
靈鳳敢期翻雪羽,洞簫應或諷金閨。
明朝莫惜場場醉,青桂新香有紫泥。
六曹三省列簪裾,丹詔宣來試士初。
不是玉皇疑羽客,要教金榜帶天書。
詞臣假寐題黃絹,宮女敲銅奏子虛。
御目四篇酬九百,敢從燈下略躊躇。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六曹
(1). 東漢 開始尚書分六曹治事,有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其中三公曹尚書為二人,故稱“六曹”。後主客曹分為南、北兩主客曹,仍稱“六曹”。 魏 晉 以後,尚書六曹屢有變更,至 隋 ,尚書省分吏、殿中(左戶)、祠、五兵、都官、度支六部, 唐 定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故後世亦以“六曹”稱六部。 隋 唐 前,曹即尚書, 隋 唐 後,曹為各部尚書的下屬機構,如 隋 度支尚書之下屬為度支、倉、左戶、右戶、金、庫六曹。 唐 沉亞之 《賢良方正能直言諷諫策》:“夫尚書六曹之設,猶人之有六腑也。”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當是時,猶有如 賈誼 所言‘國忘家,公忘私’者,則非特立獨行以忠誠之士不能,能以概責之六曹、三院、百有司否也?”參閱《後漢書·百官志三》、《隋書·百官志中》、《舊唐書·職官志一》。
(2). 唐 時州府佐治之官亦分“六曹”,即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3. 宋 徽宗 時,州縣亦置六曹,曰兵曹、刑曹、工曹、禮曹、戶曹、吏曹。故俗以六曹為地方胥吏之通稱。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二折:“狼虎般排著祇從,神鬼般設著六曹。”
三省
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國歷史上隋唐時代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為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行,實際上為三省長官共同負責中樞政務。這一制度對後代的官制影響很大
簪裾
古代顯貴者的服飾。借指顯貴。《南史·張裕傳》:“而 茂陵 之彥,望冠蓋而長懷; 渭川 之甿,佇簪裾而竦嘆。”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二:“ 星橋 擁冠蓋, 錦水 照簪裾。”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二:“絲竹揚帝熏,簪裾奉宸慶。” 清 方文 《久不得子留訊息》詩:“嗟爾有頑父,所志在簪裾。”
丹詔
帝王的詔書。以朱筆書寫,故稱。 唐 韓翃 《送王光輔歸青州兼寄儲侍御》詩:“身著紫衣趨闕下,口銜丹詔出關東。” 明 高明 《琵琶記·李旺回話》:“我如今去朝廷上表,奏 蔡 氏一門孝道,管取吾皇降丹詔把他召。”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生承命,四體驚悚,若奉丹詔。”
試士
指古代為授與官職而考試士子。 唐 柳宗元 《唐故秘書少監陳公行狀》:“初禮部試士,有與親戚者,則附於考功,莫不陰授其旨意而為進退者。” 明 歸有光 《送余先生南還序》:“今年南宮試士,先生受命司考校,所取士三十人,天下以為得人。”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 漢 興試士,呫嗶之徒,相率應制,以博祿位。”
黃滔名句,御試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