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夾山漾

作者:杜浚 朝代:明代

游夾山漾原文

出塢謝群賢,放舸理長嘯。

煙岫映澄波,始知所歷妙。

林壑羅秋姿,紫翠罥寒照。

蘋汀欲為雪,楓岸忽如燒。

目逐絕境往,意愜佳氣要。

層峰何嬋娟,灣環亦窈窕。

泛漾疑江湖,回帆復蘿蔦。

面面見道場,一一起憑弔。

尋幽不覺遲,歸晚顧而笑。

石門免見訶,登樓感同調。

詩詞問答

問:游夾山漾的作者是誰?答:杜浚
問:游夾山漾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杜浚的名句有哪些?答:杜浚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參考注釋

出塢

船隻駛出船塢。 清 曾紀澤 《倫敦復李丹崖星使》:“ 鎮遠 鐵艦出塢, 紀澤 以來 英 之故,未克躬襄典儀,深為悵歉。”

群賢

眾多的德才兼備的人。 漢 班固 《 * 通·諫諍》:“雖無道不失天下,仗羣賢也。”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與岑參》:“說者以為 杜 詩最雄壯,‘其氣魄力量自足壓倒群賢,雄視千古。’”

長嘯

(1).大聲呼叫。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 宋 岳飛 《滿江紅·寫懷》詞:“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許地山 《空山靈雨·生》:“它在竹林里長著的時候,許多好鳥歌唱給它聽,許多猛獸長嘯給它聽。”

(2).撮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顧盼遺光采,長嘯氣若蘭。”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私心奉慕,願接清論。” 宋 蘇軾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淵明 賦《歸去》,浩歌長嘯老 斜川 。”《群音類選·四節記·復游赤壁》:“長嘯若輕狂,振山林谷應如璜。”

(3).鍾之別名。 唐 馮贄 《南部煙花記·樂器名》:“鐘,一名為長嘯。”

煙岫

雲霧繚繞的山巒。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頌·栟櫚》:“煙岫相珍,雲壑共寳。” 唐 張祜 《題道光上人山院》詩:“火田生白菌,煙岫老青衫。” 金 元好問 《岳祠齋宮夜宿》詩:“朅來石門道,煙岫接雲嶺。”

澄波

清波。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澄波萬壑,潔瀾千里。” 宋 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距施州二十里》詞:“萬事茫茫,分付澄波與爛腸。”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七》:“東瞰澄波,西懸倒壁。”

林壑

樹林和山谷

秋姿

猶老態。 唐 李賀 《傷心行》:“秋姿白髮生,木葉啼風雨。”

寒照

寒天的日光。 明 杜濬 《游夾山漾》詩:“林壑羅秋姿,紫翠罥寒照。”

岸忽

傲慢。《新唐書·宦者傳上·魚朝恩》:“ 朝恩 資小人,恃功岸忽無所憚。”

絕境

沒有明顯出路的困境

來此絕境。——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佳氣

(1).美好的雲氣。古代以為是吉祥、興隆的象徵。 漢 班固 《 * 通·封禪》:“德至八方則祥風至,佳氣時喜。” 唐 李白 《明堂賦》:“含佳氣之青蔥,吐祥煙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鄉子》詞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蔥蔥佳氣浮。” 明 高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詩:“ 秦皇 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遠望宮殿嵯峨,滿山翠柏,麗日陽春,佳氣騰騰。”

(2).泛指美好的風光。 唐 儲光羲 《洛陽道五首獻呂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氣多。”

(3).清雅的氣味。 唐 杜甫 《枯楠》詩:“涷雨落流膠,衝風奪佳氣。” 宋 王安石 《朱朝議移法雲蘭》詩:“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阿。”

層峰

層層重疊的山峰

嬋娟

(1) 姿態美好

不醉莫言還,請看枝間。已飄零一片減嬋娟。——《 * 》

(2) 美女

綺窗羅幕鎖嬋娟

(3) 月亮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灣環

曲水圍繞。 唐 白居易 《玩止水》詩:“廣狹八九丈,灣環有涯涘。” 清 黃景仁 《合肥城樓》詩:“箏笛聲消極浦間, 逍遙津 水尚灣環。” 郭沫若 《今津紀游》五:“坐石欄上四望,三面均被海水灣環。”

窈窕

(1) 文靜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詩·周南·關雎》

窈窕世無雙。——《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艷城郭。

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後漢書·曹世叔妻傳》

(2) 幽深的

窈窕以尋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泛漾

亦作“泛漾”。漂游;流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序》:“然法流東土,蓋由傳譯之勛,或踰越沙險,泛漾洪波,皆忘形殉道,委命弘法。” 南朝 梁簡文帝 《詠風》:“飄颻散芳勢,泛漾下 蓬萊 。” 南朝 梁 江淹 《采菱曲》:“參差萬葉下,泛漾百流前。” 唐 宋之問 《洞庭湖》詩:“獨此臨泛漾,浩將人代殊。” 明 杜濬 《游夾山漾》詩:“泛漾疑江湖,回帆復蘿蔦。”

回帆

歸舟,乘船返回。 唐 杜甫 《回棹》詩:“順浪翻堪倚,迴帆又省牽。” 仇兆鰲 註:“且自 衡 迴 潭 ,舟行下水,故順浪而省牽。” 清 丘逢甲 《與林谷宜比部夜話》詩:“白雲簪筆留詩夢, 黃海 迴帆話刼塵。”

蘿蔦

(1).女蘿和蔦。兩種蔓生植物。常緣樹而生。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室闇蘿蔦,檐梢松栝。” 元 倪瓚 《春日雲林齋居》詩:“石樑蘿蔦垂,翳翳行蹤斷。”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山水縈紆,蘿蔦幽蔚。”

(2).比喻親戚關係。 清 趙翼 《土歌》:“君不見雙雙粉蝶作對飛,也無媒妁訂蘿蔦。”參見“ 蔦蘿 ”。

面面

每一方面;每個地方。 宋 范成大 《詠吳中二燈·琉璃球》:“迭暈重重見,分光面面呈。” 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於知識階級》:“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

道場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場所,也指所做的法事

一起

(1) 一塊

作為夫婦一起生活

(2) 同一個地方

(3) 一道

(4) 〈方〉∶一共

這幾個瓜一起多少錢?

(5) 〈方〉∶一夥

這一起人剛離開,那一起人又來了

憑弔

面對遺蹟、墳墓等懷念

巴丘終命處,憑弔欲傷情。——《三國演義》

尋幽

(1).尋求幽勝。 唐 李商隱 《閒遊》詩:“尋幽殊未極,得句總堪夸。” 宋 歐陽修 《和游午橋莊》:“曉壇初畢祀,弭蓋共尋幽。”

(2).探究深奧的事理。《北史·楊伯醜傳》:“時有 張永樂 者,賣卜京師, 伯醜 每從之游。 永樂 為卦有不能決者, 伯醜 輙為分析爻象,尋幽入微。”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石門

(1). 春秋 魯 城外門。《論語·憲問》:“ 子路 宿於 石門 。晨門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2).借指賢者。 漢 焦贛 《易林·革之旅》:“ 石門 晨開,荷蕢疾貧,遁世隱居,竟不逢時。”《後漢書·蔡邕傳》:“是故天地否閉,聖哲潛形, 石門 守晨, 沮 溺 耦耕。”

(3).控制水流的石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靈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門,以遏渠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

(4).古代用於控扼要道的一種石砌防禦工事。《三國志·蜀志·張嶷傳》“拜為牙門將,屬 馬忠 ”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舊傳》:“ 羌 於要厄作石門,於門上施牀,積石於其上,過者下石槌擊之,無不糜爛。”

(5).古道路名。(1) 隋 唐 時自 四川盆地 通向 雲貴高原 的重要道路,在 秦 五尺道的基礎上修築而成,因路經今 四川省 高縣 境內的 石門山 得名。起自今 四川 宜賓 ,南抵 雲南 曲靖 ,再通往 昆明 、 大理 等處。 唐 與 南詔 之間的交通,多經由此道。(2)指古 褒斜谷 通道。在今 陝西 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 東漢 的《石門頌》、 北魏 的《石門銘》最為著名。

登樓

(1).上樓。 南朝 宋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宋 戴復古 《無策》詩:“老覺登樓懶,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們何不登樓一望。’”

(2).指 漢 末 王粲 避亂客 荊州 ,思歸,作《登樓賦》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五:“羣盜哀 王粲 ,中年召 賈生 。登樓初有作,前席竟為榮。” 宋 陸游 《秋望》詩:“一樽莫恨盤飧薄,終勝登樓憶故鄉。” 金 元好問 《鄧州城樓》詩:“自古江山感遊子,今人誰解賦登樓。” 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參見“ 登樓賦 ”。

(3).特指登上御樓,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儀式之一種。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二年三月》:“陛下還京,登樓肆赦,則天下之人,盡皆遷善遠罪。”《宋史·禮志二十》:“﹝御樓肆赦﹞其日,刑部録諸囚以俟。駕還至 宣德門 內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樓御坐,樞密使、宣徽使侍立,仗衛如儀。”《宋史·樂志一》:“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後還宮。”《宋史·樂志二》:“皇帝歸大次奏《定安》,登樓禮成奏《聖安》,駕回奏《采茨》。”

同調

(1) 音調相同

(2) 比喻志趣或主張相同的人

引為同調

詩詞推薦

游夾山漾原文_游夾山漾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