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胡寅的《題樟源嶺下老嫗井欄嫗百五歲》
全文:
嘻嘻呀呀三伏中,投鞭拭汗一畝宮。
銅瓶擊深響鞺鞳,翠綆引重聲璫東。
雪花下咽肌骨醒,風腋泛駕仙靈通。
百年老嫗羽經化久,名與甘井垂無窮。
參考注釋
嘻嘻
(1).歡笑貌;喜悅貌。《易·家人》:“婦子嘻嘻,終吝。” 孔穎達 疏:“嘻嘻,喜笑之貌也。”《素問·至真要大論》:“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始。” 王冰 註:“嘻嘻,悅也。” 唐 韓愈 《崔評事墓銘》:“朝之言嘻嘻,夕之言怡怡。”
(2).象聲詞。笑聲。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好著我盡在嘻嘻冷笑中,我勸著他怎不從?”《紅樓夢》第二四回:“ 香菱 嘻嘻的笑道:‘我來找我們姑娘,總找不著。’” 駱賓基 《罪證》:“真不好意思,老財東嘻嘻--一個煙泡漲到三元了。”
(3).象聲詞。嘆氣聲。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華》:“若謂 奚齊 曰:嘻嘻,為大國君之子,富貴足矣,何以兄之位為欲居之,以至此乎云爾。” 凌曙 注引《廣韻·平之》:“嘻,噫嘻,嘆也。”
(4).象聲詞。鳥鳴聲。 漢 焦贛 《易林·屯之晉》:“烏鳴嘻嘻,天火將起,燔我舘屋,災及 姬後 。”註:“按《春秋》 襄公 三十年夏五月,或叫於 宋 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於 亳 社,如曰譆譆,甲午, 宋 大災, 宋 伯姬 卒。”
呀呀
(1).張口貌。 唐 獨孤及 《和李尚書畫射虎圖歌》:“飢虎呀呀立當路,萬夫震恐百獸怒。” 宋 歐陽修 《鞏縣初見黃河》詩:“呀呀怒口缺若門,日啖薪石萬萬計。”
(2).高聳貌;陡峭貌。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詩:“東方青色龍,牙角何呀呀。” 宋 楊萬里 《阻風泊鍾家村》詩:“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
象聲詞。形容笑聲、哭聲、鳥鳴聲、小兒學語聲等。 唐 韓愈 《讀東方朔雜事》詩:“ 王母 聞以笑,衛官助呀呀。” 元 劉秉忠 《蟾宮曲》:“金風颯颯,寒雁呀呀,促織叨叨。”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孩子一歲了,呀呀學著話。”
三伏
(1)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十天;然後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後是末伏,十天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後,天降三尺瑞雪。—— 關漢卿《竇娥冤》
(2) 專指末伏
投鞭
(1).扔掉馬鞭。借謂下馬。《三國志·魏志·孫禮傳》:“帝獵於 大石山 ,虎趨乘輿, 禮 便投鞭下馬,欲奮劍斫虎。” 宋 王安石 《王村》詩:“攬轡聯貂帽,投鞭各酒巵。”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董如彪》:“ 葛封 棄鎗投鞭,涕泣叩馬而諫。”
(2).見“ 投鞭斷流 ”。
一畝宮
《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篷戶瓮牖。”後因以“一畝宮”稱寒士的簡陋居處。 宋 蘇軾 《次韻林子中蒜山亭見寄》:“叩頭莫喚無家客,歸掃岷峨一畝宮。” 清 錢謙益 《奉謁少師高陽公於里第感舊述懷》詩:“朝家議論三遺矢,社稷安危一畝宮。”
胡寅名句,題樟源嶺下老嫗井欄嫗百五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