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贈別從甥高五》
全文:
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璵璠。
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
能成吾宅相,不減魏陽元。
自顧寡籌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擲,如繩系窮猿。
櫪中駿馬空,堂上醉人喧。
黃金久已罄,為報故交恩。
聞君隴西行,使我驚心魂。
與爾共飄颻,雲天各飛翻。
江水流或卷,此心難具論。
貧家羞好客,語拙覺辭繁。
三朝空錯莫,對飯卻慚冤。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闊。
蓄積萬古憤,向誰得開豁。
天地一浮雲,此身乃毫末。
忽見無端倪,太虛可包括。
去去何足道,臨歧空復愁。
肝膽不楚越,山河亦衾裯。
雲龍若相從,明主會見收。
成功解相訪,溪水桃花流。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蓄積
(1).積聚;儲存。《荀子·榮辱》:「人之情,食慾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又欲夫餘財蓄積之富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序》:「或由年穀豐穰,而忽於蓄積。」 唐 陸龜蒙 《五歌·刈獲》:「古者為邦須蓄積, 魯 飢尚責如 齊 糴。」 侯金鏡 《漫遊小五台·密林一日》:「工人們除了護林以外,當務之急,是蓋房子,蓄積糧食。」
(2).指積聚儲存的財物。《管子·參患》:「故一期之師,十年之蓄積殫;一戰之費,累代之功盡。」 唐 韓愈 《江南西道觀察使王公墓志銘》:「在官四年,數其蓄積,錢餘於庫,米餘於廩。」《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人家在尊府三十多年,可也還有蓄積,家裡置些產業?」
(3).蘊蓄;蘊藏。 漢 陸賈 《新語·術事》:「道術蓄積而不舒,美玉韞匱而深藏。」 宋 蘇軾 《謝歐陽內翰書》:「 軾 也遠方之鄙人……不意執事擢為第二,惟其素所蓄積,無以慰士大夫之心。」 清 曾國藩 《羅忠節公神道碑銘》:「﹝ 羅公 ﹞行軍好相度山川脈絡,又其講求輿圖之效,君子是以知公之功所蓄積者夙也,非天幸也。」
萬古
萬世
萬古長青
開豁
(1).形容思想或胸懷開闊。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夫其明濟開豁,包含弘大,陵轢卿相,謿哂豪傑。」 宋 陳亮 《與章德茂侍郎書》:「侍郎開豁亮直,足以起士氣;高明宏遠,足以壯天朝。」《紅樓夢》第一二○回:「太太這麼一想,心裡便開豁了。」
(2).解除;消除。 唐 李白 《贈別從甥高五》詩:「積蓄萬古憤,向誰得開豁?」
(3).形容空間開闊明朗。 宋 范成大 《早發周平驛過清烈祠下》詩:「登嶺既開豁,入林更清涼。」 元 迺賢 《李老谷》詩:「峯迴稍開豁,夕陽散微影。」 孫中山 《建國方略·第二計畫》:「自 襄陽 以上,皆為山國;其下以至 沙洋 ,則為廣大開豁之谷地。」
(4).謂使思想、胸懷開闊。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臨水,足以觸發道機,開豁心志,為益不少。」
(5).通曉明白。 宋 韓維 《次韻和平甫同介甫當世過飲見招》:「疑懷滯義一開豁,有如暗室來明缸。」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理學一》:「鄰有一染匠,常往聽講,久之,忽大悟曰:『元來世間道理如此。』自是聰明開豁,遂能詩文,不復為匠。」 明 張居正 《進講章疏》:「皇上萬幾有暇,時加溫習,庶舊聞不至遺忘,新知日益開豁。」
(6).謂對他人的罪名或過失予以開脫並寬免。《水滸傳》第三六回:「知縣自心裡也有八分開豁他,當時依準了供狀,免上長枷手杻,只散禁在牢裡。」《蕩寇志》第八*九回:「如今他已不敢強了,姊姊開豁了他罷。」《清史稿·食貨志一》:「又以 徽州 、 寧國 、 池州 三府世僕捐監應考,常為地方所訐控,上諭:『此等名分,總以現在是否服役為斷。如年遠文契無考,著即開豁。』」
李白名句,贈別從甥高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