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時轉三妙語,一一聲音談佛祖

李彌遜虞仲通判以溪聲名軒約同賦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彌遜的《虞仲通判以溪聲名軒約同賦》

全文:
山根出泉瀉鳴玉,上有蒼崖擎佛屋。
無風水石自撞觸,不盡潮音發寒谷。
宰官不是雲間陸,舊識南泉生處熟。
當軒大榜與名目,平地重翻偃溪曲。
曲中時轉三妙語,一一聲音談佛祖
喧豗噫視十方鼓,萬壑風雷送煙雨。
此聲不屬聞中取,六鑒相攘竟誰主。
後來紛紛何足數,五乳峰頭曾賺舉。
山翁有耳百不聞,團蒲曲幾窮朝昏。
何時沿溪掬寒綠,掃葉煎茶睡初足。

李彌遜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彌遜曲中時轉三妙語,一一聲音談佛祖書法作品欣賞
曲中時轉三妙語,一一聲音談佛祖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中時

(1).午時。《後漢書·方術傳上·李南》:“明日中時應有吉問。”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肉芝﹞五月五日中時取之,陰乾百日。”《陳書·儒林傳·沉洙》:“若其日有長短,分在中時前後。”

(2).不好也不壞的時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大豆》:“春大豆次植穀之後,二月中旬為上時(一畝用子八升),三月上旬為中時(用子一斗),四月上旬為下時(用子一斗二升)。”

(3).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時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為“中央時”,簡稱“中時”。後因以泛指夏末。 唐 賈島 《送僧》詩:“中時山果熟,後夏竹陰繁。”參閱 清 王夫之 《禮記章句·月令·季夏》。

妙語

(1) 指意味深長或說得很俏皮的話

(2) 快速、簡練而漂亮、詼諧的說法

用一些妙語使他們的評論生動

(3) 詞美意深而富於情趣的言語

妙語驚人

一一

一個一個地;依次地

一一檢查

好一一聽之。——《韓非子·內諸說上》

一一以葉自彰。——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一一為具言。——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一一詳述之。——清·方苞《獄中雜記》

聲音

(1)

(2) 使人產生聽覺的振動

(3) 一種由物體振動而發生的波造成的聽覺印象

(4) 某些起與人的語言相同作用的工具或表達手段

代表法律的莊嚴的聲音

佛祖

(1).佛教稱修行成道者為佛,開創宗派者為祖師,故稱成佛作祖者為佛祖。 宋 志磐 有《佛祖統紀》五十四卷,詳載 天台宗 的源流。 宋 蘇軾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詩:“前年開閣放柳枝,今年洗心歸佛祖。” 宋 何薳 《春渚紀聞·蘇黃秦書各有所僻》:“余家收 山谷 所書禪句幾三十餘首,有雲……‘自是釣魚船上客,偶除鬚鬢著袈裟,佛祖位中留不住,夜來依舊宿蘆花。’” 元 宋旡 《答無住和太初韻見寄》:“眼高無佛祖,詩癖有山兄。”

(2).指佛教的創始人 釋迦牟尼 。

(3).猶言老天爺。表示驚嘆之詞。《紅樓夢》第四一回:“ 劉姥姥 聽了,搖頭吐舌説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隻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

李彌遜名句,虞仲通判以溪聲名軒約同賦名句

詩詞推薦

曲中時轉三妙語,一一聲音談佛祖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