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宋之問的《謁禹廟》
全文:
夏王乘四載,茲地發金符。
峻命終不易,報功疇敢渝。
先驅總昌會,後至伏靈誅。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旋聞厭黃屋,更道出蒼梧。
林表祠轉茂,山阿井詎枯。
舟遷龍負壑,田變鳥芸蕪。
舊物森如在,天威肅未殊。
玄夷屆瑤席,玉女侍清都。
奕奕扃闈邃,軒軒仗衛趨。
氣青連曙海,雲白洗春湖。
猿嘯有時答,禽言常自呼。
靈歆異蒸糈,至樂匪笙竽。
茅殿今文襲,梅梁古制無。
運遙日崇麗,業盛答昭蘇。
伊昔力雲盡,而今功尚敷。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芻。
郡職昧為理,邦空寧自誣。
下車霰已積,攝事露行濡。
人隱冀多祐,曷唯沾薄軀。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為理
(1).擔任獄官。《管子·小匡》:“ 弦子旗 為理。” 尹知章 註:“理,獄官。”《韓詩外傳》卷二:“ 楚昭王 有士曰 石奢 ,其為人也,公正而好直。王使為理。”
(2).指當地方官吏。 元 鄭光祖 《三戰呂布》第一折:“今在此 河 北為理,保一方寧靜無虞。”
(3).猶治理。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 開元 中,上急於為理,尤注意於宰輔。”
自誣
(1).自行承認妄加於己的不實之詞。《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有囚實不殺*人而被考自誣。”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二十:“﹝ 龐企 ﹞坐事繫獄,而非其罪,不堪拷掠,自誣服之。”《資治通鑑·秦二世皇帝二年》:“ 趙高 治 斯 ,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
(2).自欺。《韓詩外傳》卷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內不自誣,外不誣人,以是尊賢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儒者也。” 唐 杜甫 《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誣。” 宋 張載 《正蒙·乾稱》:“失於聲,繆迷其四體,謂己當然,自誣也。”
(3).輕視自己。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必謂天下人心皆不正,又何其過尊西人而自誣之甚也。”
宋之問名句,謁禹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