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華岳的《重九》
全文:
破帽無情下受吹,滿頭霜雪已如絲。
菊花笑我三秋客,風物撩人九日詩。
三楚膏腴已煨爐,二江皮肉更瘡痍。
子卿三月無音信,鴻雁南來何所之。
參考注釋
三楚
(1). 戰國 楚 地疆域廣闊, 秦 漢 時分為 西楚 、 東楚 、 南楚 ,合稱 三楚 。《史記·貨殖列傳》以 淮北 、 沛 、 陳 、 汝南 、 南郡 為 西楚 ; 彭城 以東, 東海 、 吳 、 廣陵 為 東楚 ; 衡山 、 九江 、 江南 、 豫章 、 長沙 為 南楚 。《漢書·高帝紀上》“ 羽 自立為 西楚 霸王 ”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音義》,以 江陵 (即 南郡 )為 南楚 , 吳 為 東楚 , 彭城 為 西楚 。二說不同。後人詩文中多以泛指 長江 中游以南,今 湖南 湖北 一帶地區。 唐 李商隱 《過鄭廣文舊居》詩:“ 宋玉 平生恨有餘,遠循 三楚 吊 三閭 。”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八:“ 劉郎 豪氣今何在,應是 九疑 三楚 。” 孫中山 《挽劉道一》詩:“半壁東南 三楚 雄, 劉郎 死去霸圖空。”按, 劉道一 , 湖南 湘潭 人。
(2). 五代 時, 馬殷 據 長沙 , 周行逢 據 武陵 , 高季興 據 江陵 ,都在古 楚 地,亦稱 三楚 。見 宋 周羽翀 《三楚新錄》。
膏腴
肥沃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戰國策·趙策》
他們進行了適度的深耕,撒下肥料,努力使土地變得膏腴起來。——《土地》
二江
(1).指 四川 境內之 郫江 、 流江 。《史記·河渠書》:“ 蜀 守 冰 鑿 離碓 ,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 張守節 正義引 任豫 《益州記》:“二江者, 郫江 、 流江 也。” 晉 左思 《蜀都賦》:“帶二江之雙流,抗 峨眉 之重阻。” 唐 杜甫 《大雨》詩:“三日無行人,二江聲怒號。”
(2).借指 成都 一帶。《隋書·於文仲傳》:“ 王謙 竊居二江,叛換 三蜀 。”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詞》:“ 蜀王 扶天茂績,命世雄姿,八國二江,早列封圻之內; 黔 城 楚 硤,皆歸陶冶之中。”
(3).相當於 北宋 的 江南東路 與 江南西路 。 宋 王安石 《金陵懷古》詩之一:“ 霸祖 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4). 四川 宜昌 段 長江 中有 葛洲壩 和 西壩 兩個洲,將 長江 分成三條水流,即大江、二江和三江。二江介於兩洲之間。
皮肉
皮膚和血肉,借指肉體
難道這點皮肉之苦都受不了嗎
瘡痍
創傷,也比喻遭受災禍後凋敝的景象
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杜甫《北征》
華岳名句,重九名句
名句推薦
昔提一杖行天下,今對千秋發浩歌
于右任《生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