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次韻志歸十首》
全文:
遠望舒長嘯,幽跧發永嘆。
能詩今不少,得句古雲難。
涉世顛毛白,希賢寸腑丹。
他鄉仍故國,何處可求安。
參考注釋
遠望
(1).向遠處看。《楚辭·九歌·湘夫人》:“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後漢書·光武帝紀論》:“及始起兵還 舂陵 ,遠望舍南,火光赫然屬天,有頃不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遠望漁舟,不闊尺八。” 陳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詩:“登塔遠望,極目天雲。”
(2).弩名。 晉 葛洪 《抱朴子·雜應》:“劍名大傷,角星主之;弩名遠望,張星主之;戟名大將軍,參星主之也。”
(3).弩神名。《藝文類聚》卷六十引《太公兵法》:“弩之神,名 遠望 。”
長嘯
(1).大聲呼叫。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 宋 岳飛 《滿江紅·寫懷》詞:“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許地山 《空山靈雨·生》:“它在竹林里長著的時候,許多好鳥歌唱給它聽,許多猛獸長嘯給它聽。”
(2).撮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顧盼遺光采,長嘯氣若蘭。”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私心奉慕,願接清論。” 宋 蘇軾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淵明 賦《歸去》,浩歌長嘯老 斜川 。”《群音類選·四節記·復游赤壁》:“長嘯若輕狂,振山林谷應如璜。”
(3).鍾之別名。 唐 馮贄 《南部煙花記·樂器名》:“鐘,一名為長嘯。”
永嘆
見“ 永嘆 ”。
亦作“ 永嘆 ”。1.長久嘆息。《詩·大雅·公劉》:“篤 公劉 ,於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迺宣,而無永嘆。” 毛 傳:“民無長嘆,猶 文王 之無悔也。”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撫膺解攜手,永嘆結遺音。” 宋 文天祥 《跋崔丞相二帖》:“考引昔今,為之永嘆。” 清 陳夢雷 《抒哀賦》:“使慈母戚於重泉兮,嚴親聞而永嘆。”
方回名句,次韻志歸十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