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轍的《寄濟南守李公擇》
全文:
岱陰皆平田,濟南附山麓。
山窮水泉見,發越遍溪谷。
分流繞塗巷,暖氣烝草木。
下田滿粳稻,秋成比禾菽。
池塘浸余潤,菱芡亦云足。
辭家四千里,恃此慰窮獨。
公從吳興來,苕霅猶在目。
應恐齊魯間,長被塵土辱。
不知西垣下,滉漾千畝淥。
仰見鷗鷺翻,俯視龜魚浴。
初來厭桴鼓,稍久捐鞭撲。
清詩調嘉賓,夜話繼華燭。
飛花暮雪深,浮蟻糟床熟。
相對各忘歸,西來自嫌速。
人生每多故,樂事難再卜。
鉅野一汗漫,河濟相騰蹙。
流沙翳桑土,蛟蜃處人屋。
農畝分沉埋,城門遭板築。
傷心念漂蕩,引手救顛覆。
勞苦空自知,吁嗟欲誰告。
遙知舊遊處,落落空遺躅。
平生讀書史,物理粗能矚。
歸耕久不遂,終作羝羊觸。
賦詩心自驚,請公再三讀。
參考注釋
初來
(1).新來,剛來。 唐 沉佺期 《人日重宴大明宮賜綵縷人勝應制》詩:“山鳥初來猶怯囀,林花未發已偷新。” 唐 李商隱 《蝶》詩之一:“初來小苑中,稍與璅闈通。”
(2).原來,本來。《朱子語類》卷三三:“ 齊 魯 初來氣象已自不同,看 太公 自是與 周公 別。”
桴鼓
(1).鼓槌與鼓。比喻相應迅速。 宋 羅泌 《路史·後紀三·炎帝》:“教化興行,應如桴鼓。” 明 張居正 《葬地論》:“世言葬地能作人禍福,謂葬得吉壤,家必興隆,得惡地,家必衰替,若影響桴鼓之符應者,悉妄也。” 清 王韜 《上當路論時務書》:“人心之機器,速於影響;一國之鑪錘,捷於桴鼓。是在為上者善用之耳。”參見“ 桴鼓相應 ”。
(2).指戰鼓。《史記·田叔列傳》:“ 田仁 對曰:‘提桴鼓立軍門,使士大夫樂死戰鬭, 仁 不及 任安 。’” 唐 劉禹錫 《和樂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見懷長句》:“從容自使邊塵靜,談笑不聞桴鼓聲。” 明 徐復祚 《投梭記·閨敘》:“把笳聲桴鼓相呼喚,令羣醜抱頭竄。”
(3).指警鼓。用於報警告急。 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三》:“由此桴鼓希鳴,世無偷盜。” 唐 崔日用 《餞唐永昌》詩:“ 洛陽 桴鼓今不鳴,朝野鹹推重太平。” 康有為 《公民自治篇》:“故即有循吏,至於桴鼓不鳴,龐吠無警,餘糧棲畝,訟獄少囚,則以為治效之至矣。”
(4).樂鼓的一種。《文獻通考·樂考九》:“桴鼓, 唐 燕樂有之,今太常鐃吹前部用之。”
鞭撲
見“ 鞭撲 ”。
亦作“ 鞭朴 ”。亦作“ 鞭撲 ”。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鄧析子·轉辭》:“聖人逍遙一世,罕匹萬物之形,寂然無鞭朴之罰,莫然無叱吒之聲。”《國語·魯語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撲,以威民也。” 韋昭 註:“鞭,官刑也,撲,教刑也。”《漢書·刑法志》:“薄刑用鞭撲。” 顏師古 註:“撲,杖也。”《宋書·少帝紀》:“親執鞭撲,毆擊無辜,以為笑樂。” 唐 元稹 《哭子》詩之五:“鞭朴校多憐校少,又緣遺恨哭三聲。”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夫人奴蓄之,無禮已甚;聞又鞭撲之。” 鄭振鐸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七》:“她是這樣掙扎的挨過畜類的生活,一天又一天的,受了多少的鞭撲。”
蘇轍名句,寄濟南守李公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