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百藥的《郢城懷古》
全文:
客心悲暮序,登墉塘瞰平陸。
林澤窅芊綿,山川郁重複。
王公資設險,名都拒江隩。
方城次北門,溟海窮南服。
長策挫吳豕,雄圖競周鹿。
萬乘重沮漳,九鼎輕伊谷。
大搜雲夢掩,壯觀章華築。
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見鄰交斷,仍睹賢臣逐。
南風忽不競,西師日侵蹙。
運圯屬馳驅,時屯恣敲朴。
莫救夷陵火,無復秦庭哭。
鄢郢遂丘墟,風塵俄慘黷。
狐兔時游踐,霜露日沾沐。
釣渚故池平,神台層宇覆。
陣雲埋夏首,窮陰慘荒谷。
悵矣舟壑遷,悲哉年祀倏。
雖異三春望,終傷千里目。
參考注釋
鄢郢
(1). 春秋 楚文王 定都於 郢 , 惠王 之初曾遷都於 鄢 ,仍號 郢 。因以“鄢郢”指 楚 都。《商君書·弱民》:“ 秦 師至, 鄢 郢 舉,若振槁。”《史記·蘇秦列傳》:“ 秦 必起兩軍,一軍出 武關 ,一軍下 黔中 ,則 鄢 郢 動矣。” 張守節 正義:“ 鄢鄉 故城在 襄州 率道縣 南九里。 安郢城 在 荊州 江陵縣 東北六里。 秦 兵出 武關 ,則臨 鄢 矣;兵下 黔中 ,則臨 郢 矣。” 晉 左思 《魏都賦》:“ 臨菑 牢落, 鄢 郢 丘墟。” 唐 李白 《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 伍君 開張 闔閭 ,傾盪 鄢 郢 。”
(2).泛指今 湖北 江陵 、 襄陽 一帶。 唐 皇甫冉 《送從弟豫貶袁州》詩:“水與 荊 巫 接,山通 鄢 郢 長。”
丘墟
亦作“丘虛”。1.廢墟,荒地。《管子·八觀》:“眾散而不收,則國為丘墟。”《史記·李斯列傳》:“ 紂 殺親戚、不聽諫者,國為丘墟,遂危社稷。”《後漢書·竇融傳》:“自兵起以來,轉相攻擊,城郭皆為丘墟,生人轉入溝壑。” 宋 秦觀 《代程給事乞祝聖表》:“樓觀宮室,化為丘墟。” 柯靈 《香雪海·春節書紅》:“但這浮華富麗的城市已化為劫灰零落的丘墟。”
(2).形容荒涼殘破。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田野不辟,而飾亭落;邑居丘墟,而高其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遂使 神州 陸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明 沉鯨 《雙珠記·吉筵敘故》:“兵荒極矣,城郭丘墟,靡有孑遺。” 章炳麟 《討滿洲檄》:“遂啟 蒙古 宰割 赤縣 ,則我中華始丘墟為亡國。”
(3).山陵之地。《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馳,猶時有銜橜之變,況乎涉豐草,騁丘虛。”《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丘墳”。《文選·王褒<洞簫賦>》:“原夫簫乾之所生兮,於 江 南之丘墟。” 李善 註:“《丹陽記》曰‘ 江寧縣 慈母山 臨 江 生簫竹管’。 王褒 賦雲‘於 江 南之丘墟’,即此處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潁水》:“其地丘墟,井深數丈。”
(4).泛指大地。 晉 郭璞 《井賦》:“獨星陳於丘墟兮,越百代而猶在。”
(5).陵墓;墳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中狀若丘墟,蓋遺囤故窖處也。” 宋 陸游 《嘆老》詩:“朋儕什九墮丘墟,自笑身如脫網魚。”
(6).堆壟不平貌。
(7).形容狀貌魁偉。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公狀貌丘墟,風神磊落。”
(8).中醫學名詞。針灸穴位名。《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十二經表里原絡總歌》:“膽原丘墟,肝蠡溝。”原註:“足少陽膽經病,可刺本經表之原穴,即丘墟穴也。”《醫宗金鑒·膽經分寸歌》:“踝上三寸是懸鐘,丘墟踝前陷中取。”原註:“從懸鐘行外踝下,斜前陷中,丘墟穴也。”
(1).廢墟;成為廢墟。《封神演義》第六回:“眼見七廟不守,社稷坵墟,我何忍見!” 田野 《怒吼了的膠東》:“雖然這村莊是變成了坵墟,其實,這更是一顆仇恨的種子呀!”
(2).墳墓。 清 席鎬 《除夕感懷亡弟湘北》詩:“弟兄我七人,強半歸坵墟。”
風塵
(1) 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
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杜甫《贈別賀蘭銛》
風塵僕僕
(2) 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風塵知己
(3) 舊指娼妓生涯
淪落風塵
慘黷
昏暗貌。慘,通“ 黲 ”。 北周 庾信 《竹杖賦》:“若乃世變市朝,年移陵谷,猿吟鷹厲,風霜慘黷。” 唐 李白 《為宋中丞祭九江文》:“今萬乘蒙塵,五陵慘黷,蒼生悉為白骨,赤血流於紫宮。” 宋 司馬光 《投梅聖俞》詩:“九衢季冬月,風沙正慘黷。”
李百藥名句,郢城懷古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鄢郢遂丘墟,風塵俄慘黷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