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之道的《次韻因老見贈》
全文:
扁舟歷陽來,訪君得少息。
登堂默無語,見老稱目擊。
去年糝江上,群盜羅劍戟。
君時濡須游,入山笑相揖。
肩擔祖師禪,問答揮楖栗。
豈惟警聾聵,亦足慰岑寂。
春容褪丹青,雨意鋪水墨。
定將儻赴感,澄霽自端的。
麥秋數日間,飢腸頗貪得。
兵余敝廬盡,何獨空四壁。
維摩幸無恙,胡避有新室。
白雲本無心,能歸定能出。
歸然三傑峰,況是舊相識。
我有半仙丹,和劑等昌木。
為言山中人,蟠桃已成實。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濡須
(1).水名。今稱 運漕河 。源出 安徽省 巢湖 ,東流至今 蕪湖市 裕溪口 入 長江 。古代當 江 淮 間交通要道, 魏 晉 南北朝 時,這裡是兵爭要地。
(2).堡塢名。 東漢 末年 孫權 於 濡須口 築以備 曹操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建安 ﹞十八年正月, 曹公 攻 濡須 , 權 與相拒月餘。”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顧 濡須 之故巘,每當食而忘飯。” 王闓運 《哀江南賦》:“ 濡須 不守, 夏口 空防。”參見“ 濡須塢 ”。
入山
(1).進入山里。《史記·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歲時,家貧……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蘇軾 《與林天和長官》之二十:“知入山未還,即日想已還治。起居佳否?往來衝冒,然勝游計不為勞也。”《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又大興土木,作 昭明宮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隱居。《三國志·蜀志·先主傳》“遷 觀 為別駕從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袁暐 《獻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當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十四:“入山燒黃白,一旦化為灰。” 許傑 《<文藝批評與人生>自序》:“我既然還生活在人類社會裡,也並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相揖
(1).拱手行禮。《禮記·雜記下》:“相揖也,哀次而退。”《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過了月餘,只見一人相揖道:‘今日是員外生辰,小道送疏在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齊天大聖》:“遙見一叟喜曰:‘適遇此老,子之福也。’舉手相揖,叟邀過詣其所。”
(2).交手於胸前為禮。《說郛》卷八引 宋 文惟簡 《虜廷事實》:“ 契丹 人交手於胸前,亦不作聲,是謂相揖。”
王之道名句,次韻因老見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