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虞儔的《上巳恐可回舟略訪子長園亭然未敢為宿諾》
全文:
名園天氣更須新,況有彈箏甲用銀。
舟欲暫回成邂逅,酒因同載作逡巡。
飛花一片休嗟晚,啼鳥千岩莫怨春。
未暇湖亭修故事,水嬉遍閱水邊人。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未暇
謂沒有時間顧及。 漢 張衡 《東京賦》:“因 秦 宮室,據其府庫,作 洛 之制,我則未暇。” 漢 劉楨 《雜詩》:“馳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 鏡機子 曰:﹞‘此餚饌之妙也,子能從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 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閒哉!”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如右所言,大抵關於種類,而於情偽得失,未暇論也。”
湖亭
建於湖邊的亭。《晉書·吳隱之傳》:“其妻 劉氏 齎沉香一片, 隱之 見之,遂投於湖亭之水。” 唐 溫庭筠 《春日雨》詩:“細雨濛濛入絳紗,湖亭寒食 孟珠 家。” 元 張昱 《醉題》詩:“二月鶯聲最好聽,風光終日在湖亭。”
故事
(1) 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奉行故事
虛應故事
(2)
(3) 掌故,典故
(4) 舊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宋· 蘇洵《六國論》
(5) 用作講述的事情,凡有情節、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
民間故事
英雄故事
(6) 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主題的情節,故事梗概
水嬉
水上遊戲。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競渡、雜技等。 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奄息 總極 氾濫水嬉兮,使 靈媧 鼓瑟而舞 馮夷 。”《舊唐書·順宗紀》:“嘗侍宴 魚藻宮 ,張水嬉,綵艦雕靡,宮人引舟為櫂歌,絲竹間發。”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後集·故都戲事》:“呈水嬉者,以髹漆大斛滿貯水,以小銅鑼為節,凡龜、鱉、鰍、魚皆以名呼之,即浮水面,戴戲具而舞。舞罷即沉,別復呼其他,次第呈伎焉。” 清 吳偉業 《琵琶行》序:“先帝在 玉熙宮 中,梨園子弟奏水嬉、過錦諸戲。” 嚴榮 注引《劉氏蕪史》:“水嬉之制,削木為傀儡,高二尺餘,肖蠻王、軍士、男女之像,有臋無足,下安卯栒,用竹板承之,注水方木池,以錫為箱,支以木櫈,用紗圍其下,取魚蝦苹藻躍浮水面。中官隱紗圍中,將人物用竹片托浮水上,游移轉動。一人鳴金宣白題目,代宣文句。”參見“ 水戲 ”、“ 水飾 ”。
閱水
(1).匯合水流。《文選·陸機<嘆逝賦>》:“川閲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 呂延濟 註:“揔眾水而成其川。”
(2).流水。《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閲水環階,引池分席。” 劉良 註:“閲,流也。” 唐 李紳 《移九江》詩:“四時嗟閲水,一紀換流年。”
邊人
亦作“邉人”。1.指駐守邊境的官員、士兵等。《國語·魯語上》:“ 晉 人殺 厲公 ,邊人以告。” 韋昭 註:“邊人,疆埸之司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張天錫 世雄 涼州 ,以力弱詣京師,雖遠方殊類,亦邊人之桀也。” 唐 王建 《送人》詩:“邊人易封侯,男兒戀家鄉。” 明 劉基 《關山月》詩:“願得馳光照明主,莫遣邊人望鄉苦。” 清 李基和 《登代郡城晚眺》詩:“西風落日聲颼颼,風吹沙起邊人愁。”
(2).指邊民。《漢書·匈奴傳下》:“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 唐 張籍 《隴頭行》:“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邊人父子夫婦,得免於兵死,而中國之人,安逸蕃息。” 明 陳霆 《渚山堂詞話》卷三:“ 宋 二帝北狩, 金 人徙之 雲州 ,一日夜宿林下,時磧月微明,有邊人吹笛,其聲嗚咽。”
虞儔名句,上巳恐可回舟略訪子長園亭然未敢為宿諾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