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竇庠的《贈道芬上人(善畫松石)》
全文:
雲濕煙封不可窺,畫時唯有鬼神知。
幾回逢著天台客,認得岩西最老枝。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畫時
即時;立時。《舊五代史·晉書·少帝紀》:「諸州率借錢帛,赦書到日,畫時罷徵,出一千貫已上者與免科徭,一萬貫已上者與授本州上佐雲。」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札子》:「乞下兩省及司封、兵部、吏部、甲庫、學士、舍人院,據實録院所闕宣敕及詔書除目告詞,如移牒暫借,使畫時檢尋報應,不得稽緩。」《續資治通鑑·宋神宗熙寧三年》:「五十家為大保……每一大保,夜輪五人往來巡警,遇有盜,畫時聲鼓,大保長以下率保丁追捕。」
鬼神
(1).鬼與神的合稱。《易·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禮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 孔穎達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後……亦鑒及後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靈、精氣。《史記·五帝本紀》:「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張守節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記·五帝本紀》:「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張守節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雲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感應》:「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註:「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
(4).指形體與精靈。《禮記·禮運》:「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孔穎達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祭義》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體精靈相會,然後物生。」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韓康伯 註:「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 孔穎達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後世哲學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愚謂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朱子語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
竇庠名句,贈道芬上人(善畫松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