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似次公應未怪,醉推東閣不須招

蘇軾次韻劉貢父所和韓康公憶持國二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次韻劉貢父所和韓康公憶持國二首》

全文:
夢覺真同鹿覆蕉,相君脫屣自參寥。
顏紅底事發先白,室邇何妨人自遙。
狂似次公應未怪,醉推東閣不須招
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終當繼八蕭。
閉戶端居念獨深,小軒朱檻憶同臨。
燎須誰識英公意,黃髮聊知子建心。
已托西風傳絕唱,且邀明月伴孤斟。
他時內集應呼我,下客先判醉墮簪。

蘇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軾狂似次公應未怪,醉推東閣不須招書法作品欣賞
狂似次公應未怪,醉推東閣不須招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次公

(1). 漢 蓋寬饒 字 次公 。為官廉正不阿,刺舉無所迴避。 平恩侯 許伯 治第新成,權貴均往賀, 寬饒 不行,請而後往,自尊無所屈。 許伯 親為酌酒, 寬饒 曰:“無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 魏侯 笑道:“ 次公 醒而狂,何必酒也?”見《漢書·蓋寬饒傳》。又 漢 黃霸 亦字 次公 。 霸 少學律令,為人明察內敏,得吏民心,所至有政績。見《漢書·循吏傳·黃霸》。後因以“次公”稱剛直高節之士或廉明有聲的官吏。 宋 蘇軾 《贈孫莘老七絕》:“時復中之 徐邈 聖,毋多酌我 次公 狂。” 宋 林逋 《寄上金陵馬右丞》詩:“盡道 次公 當入相,江湖那肯久遲徊。”

(2).排行第二者之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頭滾》:“後其次公就盪*婦宿,罹殺身之禍,其兆於此耶?”

東閣

(1).東廂的居室或樓房。古樂府《木蘭詩》:“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間牀。” 唐 任希古 《和長孫秘監伏日苦熱》:“北林開逸徑,東閣敞閒扉。”

(2).古代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 唐 李商隱 《九日》詩:“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一本作“ 閤 ”。 宋 蘇軾 《九日次韻王鞏》:“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今日個東閣玳瑁筵,煞強如西廂和月等。” 清 龔自珍 《乙酉臘見紅梅一枝思親而作時客崑山》詩:“南天初返棹,東閣正留賓。”按,此義本作“東閤”,後世閤、閣形近音同混用。參見“ 東閤 ”。

(3). 明 清 兩代大學士殿閣之一。 洪武 十五年始置。 清 仍之。參閱《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4).閣名。指 東亭 。故址在今 四川省 崇慶縣 東。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詩:“ 東閣 官梅動詩興,還如 何遜 在 揚州 。” 仇兆鰲 註:“ 東閣 ,指 東亭 。”一說謂款待賓客之所。參閱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一。

東閤:東向的小門。《漢書·公孫弘傳》:“ 弘 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館,開東閤以延賢人。” 王先謙 補註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門,不以賢者為吏屬,別開門延之。”《後漢書·周黃徐等傳序》:“ 東平王 蒼 為驃騎將軍,開東閤延賢俊。”後因以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之所。 唐 孟浩然 《題長安主人壁》詩:“久廢南山田,謬陪東閤賢。” 唐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早歲思東閤,為邦屬故園。”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蘇軾名句,次韻劉貢父所和韓康公憶持國二首名句

詩詞推薦

狂似次公應未怪,醉推東閣不須招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