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皮日休的《補周禮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
全文:
爣爣酒皎日,欻酒麗於天。
厥明御舒,如王出焉。
爣爣皎日,欻入於地。
厥晦厥貞,如王入焉。
出有龍旂,入有珩珮。
勿驅勿馳,惟慎惟戒。
出有嘉謀,入有內則。
繄彼臣庶,欽王之式。
愔愔清廟,儀儀象服。
我屍出矣,迎神之谷。
杳杳陰竹,坎坎路鼓。
我屍入矣,得神之祜。
有郁其鬯,有儼其彝。
九變未作,全乘來之。
既醑既酢,爰朄爰舞。
象物既降,全乘之去。
麟之儀儀,不縶不維。
樂德而至,如賓之嬉。
鳳之愉愉,不篝不笯。
樂德而至,如賓之娛。
自筐及筥,我有牢醑。
自筐及篚,我有貨幣。
我牢不愆,我貨不匱。
碩碩其才,有樂而止。
王有虎臣,錫之鈇鉞。
征彼不憓,一撲而滅。
王有虎臣,錫之圭瓚。
征彼不享,一烘而泮。
王有掌訝,偵爾疆理。
王有掌客,饋爾饔餼。
何以樂之,金石九奏。
何以錫之,龍旂九旒。
玲玲衡笄,翬衣榆翟。
自內而祭,為君之則。
洪源誰孕,疏為江河。
大塊孰埏,播為山阿。
厥流浩漾,厥勢嵯峨。
今君之酌,慰我實多。
禮酒既酌,嘉賓既厚,牘為之奏。
禮酒既竭,嘉賓既悅,應為之節。
禮酒既罄,嘉賓既醒,雅為之行。
桓桓其珪,袞袞其衣。
出作二伯,天子是毗。
桓桓其珪,袞袞其服。
入作三孤,國人是福。
參考注釋
虎臣
(1).比喻勇武之臣。《詩·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後漢書·班勇傳》:“ 孝明皇帝 深惟廟策,乃命虎臣,出征 西域 ,故 匈奴 遠遁,邊境得安。” 唐 韓愈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詩:“傾朝共羨寵光頻,半歲遷騰作虎臣。”
(2).指虎賁氏之官。《書·顧命》:“乃同召太保 奭 、 芮伯 、 彤伯 、 畢公 、 衛侯 、 毛公 、 師氏 、虎臣、百尹、御事。” 孔 傳:“虎臣,虎賁氏。”參見“ 虎賁 ”。
鈇鉞
(1).斫刀和大斧。腰斬、砍頭的刑具。《荀子·樂論》:“且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軍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漢書·戾太子劉據傳》:“忠臣竭誠不顧鈇鉞之誅以陳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 顏師古 註:“鈇,所以斫人,如今莝刀也。” 宋 蘇軾 《上韓丞相論災傷手實書》:“疏遠小臣,腰領不足以薦鈇鉞。”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八》:“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
(2).泛指刑戮。《南史·何尚之傳》:“﹝ 范曄 ﹞宜出為 廣州 ,若在內釁成,不得不加以鈇鉞。”《西遊記》第二五回:“徒弟,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槍,不可加鈇鉞。” 清 洪昇 《長生殿·獻飯》:“誰肯再甘心鈇鉞,來奏君王。”
(3).指帝王賜予的專征專殺之權。《禮記·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 孔穎達 疏:“賜鈇鉞者,謂上公九命得賜鈇鉞,然後鄰國臣弒君、子殺父者,得專討之。” 唐 韓愈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有弓矢鈇鉞之權,皆國之元臣。”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孟子·離婁上篇十二》:“ 文王 當 商 命未改之時,猶然受 商 之鈇鉞以專征。”
(4).借指將軍幕府。 唐 喻鳧 《秋日將歸長安留別王尚書》詩:“清晨鈇鉞內,只獻白雲吟。”
(5).星名。《晉書·天文志上》:“參十星,一曰參伐,一曰大辰,一曰天市,一曰鈇鉞,主斬刈。”
皮日休名句,補周禮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