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倪思的《慈感寺東軒》
全文:
水花風葉暮蕭然,靄靄雲山帶暝煙。
佇立東軒未能去,更看明月涌晴天。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水花
(1).亦作“ 水華 ”。荷花的別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華,生池澤中,實曰蓮。花之最秀異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宋 朱熹 《置酒白蓮沼上》詩:“共憐的皪水花淨,並倚離披風蓋涼。”《廣群*芳*譜·花譜八·荷花一》:“荷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澤芝,一名水旦,一名水華。”
(2).萍的別名。《通志·草木一》:“藻生乎水中,萍生乎水上,萍之名類,亦多易相紊也。按:萍亦曰水花。”
(3).泛指水中之花。 南朝 梁 何遜 《寄江州褚諮議》詩:“林葉下仍飛,水花披未落。” 唐 楊衡 《題玄和師仙藥室》詩:“石几香未盡,水花風欲零。”
(4).指水上冰花。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雜誌》:“今人於春、秋分夜半時,汲井水滿大瓮中,封閉七日,發視則有水花生於瓮面,如輕冰。可采以為藥。”
(5).浪花;受激而四濺的水。 唐 李白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詩:“峽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長。” 宋 梅堯臣 《送公儀龍圖知杭州》詩:“ 江 觀白馬潮,水花長鯨奔。” 巴金 《家》十九:“﹝ 覺新 ﹞一個不小心把船弄往右邊一側,甚至濺了水花上船。”
(6).指水裡冒出來的泡沫。 孫犁 《白洋淀紀事·吳召兒》:“東北角上一窪小小的泉水,冒著水花,沒有聲響。”
(7).浮石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浮石》。
蕭然
(1).猶騷然。擾亂騷動的樣子。《史記·酷吏列傳》:“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邊蕭然苦兵矣。” 唐 元稹 《兩省供奉官諫駕幸溫湯狀》:“不廢戒嚴,而猶物議喧囂,財力耗顇,數年之外,天下蕭然。”《明史·宦官傳二·陳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蕭然,生靈塗炭矣。”
(2).空寂;蕭條。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新唐書·宦者傳上·程元振》:“虜扣 便橋 ,帝倉黃出居 陝 ,京師陷。賊剽府庫,焚閭衖,蕭然為空。”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袁鷹 《故鄉夜話》:“此外四壁蕭然,再沒有任何東西。”
(3).稀疏;虛空。 宋 葉適 《題<林秀文集>》:“鬢髮蕭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楊柔勝 《玉環記·皋謁延賞》:“雙親棄世十八年,囊篋盡蕭然。”《明史·忠義傳四·徐世淳》:“州嘗被賊,居民蕭然。”
(4).簡陋。 宋 陸游 《自笑》詩:“惟餘數卷殘書在,破篋蕭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先君﹞每行縣以物自隨,杯湯不肯受。去官貧甚,鬻所乘馬以行,行李蕭然,觀者嘆息。” 王闓運 《侯官陳君墓志銘》:“乘輿蕭然,襆被而已。”
(5).蕭灑;悠閒。 晉 葛洪 《抱朴子·刺驕》:“高蹈獨往,蕭然自得。” 唐 杜甫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詩:“秋水清無底,蕭然浄客心。” 宋 蘇軾 《游惠山》詩序:“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談起這事,好像天大禍事,就要臨頭一樣,比起前數月,蕭然而論 北京 事情的態度,真不同!”
靄靄
雲霧密集的樣子
山頭靄靄暮雲橫。——宋· 蘇軾《題南溪竹上》
山帶
指環繞峰岩的帶狀白雲。 唐 韓翃 《送客歸江州》詩:“風吹山帶遙知雨,露溼荷裳已報秋。” 宋 陳舜俞 《廬山記》卷一:“ 張野 《廬山記》:‘天將雨,則有白雲冠峰,或亘巖中,俗謂之山帶,不出三日,必雨。’”
暝煙
亦作“ 暝煙 ”。傍晚的煙靄。 唐 戴叔倫 《過龍灣五王閣訪友不遇》詩:“野橋秋水落,江閣暝煙微。” 宋 韓元吉 《水龍吟·題三峰閣詠英華女子》詞:“回首暝煙千里,但紛紛,落紅如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仰天讀罷《招魂》賦, 揚子江 頭亂暝煙。”
見“ 暝煙 ”。
倪思名句,慈感寺東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