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已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乾歸豫章》
全文:
伯和來自西山西,西山爽氣在睫眉。
胸中八索貯奇古,筆下九河走風雨。
君不見李家人物它家無,老蚌一產俱明珠。
郎罷致身巳碧落,眾雛爭先見頭角。
伯珍魁名北斗傍,仲簡揥腳鴛鷺行。
如何伯也袖雨手,卻公外台作賓友。
荊溪病守鬢星星,一見鄉人雙眼明。
白雲飛處忽心動,不堪折柳還相送。
我自為容仍送君。
梅邊雪裡正新春。
還家燈火更青簡,給札蘭台未渠晚。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郎罷
方言。 閩 人用以稱父。 唐 顧況 《囝》詩:“郎罷別囝,吾悔生汝……囝別郎罷,心摧血下。”自題註:“《囝》,哀 閩 也。囝,音蹇。 閩 俗呼子為囝,父為郎罷。” 宋 陸游 《戲遣老懷》詩之一:“阿囝略如郎罷老,穉孫能伴太翁嬉。” 陳衍 《元詩紀事·俞埜山》:“郎罷耕田呼囝牧,阿翁眠起問姑蠶。”
致身
《論語·學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原謂獻身。後用作出仕之典。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之七:“ 長安 卿相多少年,富貴應須致身早。”
碧落
天空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唐· 白居易《長恨歌》
眾雛
亦作“眾鶵”。1.眾多幼小的鳥。 漢 禰衡 《鸚鵡賦》:“匪餘年之足惜,慜眾雛之無知。” 三國 魏 曹植 《鸚鵡賦》:“豈余身之足惜,憐眾鶵之未飛。”
(2).借指諸稚子。 唐 權德輿 《中書送敕賜齋饌戲酬》詩:“遙知大宮膳,應與眾雛嬉。” 唐 杜甫 《彭衙行》:“眾雛爛熳睡,喚起霑盤飱。”
爭先
爭著趕在前頭
爭先恐後
見頭角
比喻顯露才智。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
楊萬里名句,已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乾歸豫章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