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這裹,佛來也著,祖來也著,手中拄杖,權且架閣

釋法薰偈頌六十八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法薰的《偈頌六十八首》

全文:
佛來也打,祖來也打,德山老人,甚生風彩。
靈山這裹,佛來也著,祖來也著,手中拄杖,權且架閣
擎茶掃地,也要一個半個。

釋法薰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靈山

(1).道家指 蓬萊山 。《文選·左思<吳都賦>》:“巨鼇贔屓,首冠 靈山 。” 呂向 註:“ 靈山 ,海中 蓬萊山 。”

(2).指傳說中的 崑崙山 曾城 。 晉 陶潛 《游斜川》詩序:“若夫 曾城 ,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 靈山 ,有愛嘉名。” 逯欽立 校註:“ 靈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崑崙山 。 南朝 梁 沉約 《鍾山》詩:“ 靈山 紀地德,地險資岳靈。” 鍾山 , 崑崙山 的別名。參見“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聖地 靈鷲山 的簡稱。 南朝 齊 王融 《淨行詩》之五:“朝游浄國侶,暮集 靈山 羣。” 唐 劉禹錫 《送僧元暠南遊》詩:“ 彭澤 因家凡幾世, 靈山 預會是前生。”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既到 靈山 ,豈可不朝我佛。” 趙朴初 《訪雲岡石窟及華嚴寺》詩:“彷彿 靈山 集海會,弟子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悲或欣然。”原註:“ 靈山 ,即 靈鷲山 ,佛説法處。”

(5).道書所稱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饒縣 北。《雲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靈山 在 信州 上饒縣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上饒縣》:“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

(6).指有靈應的山。《雲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舊壤,境帶靈山,自狩 巴 梁 ,屢照感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七九:“急報東方兩星使,靈山吐溜為糧船。”

(7).對山的美稱。 唐 劉斌 《詠山》:“靈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蓋 雲陰遠, 香爐 煙氣多。”

拄杖

(1).執持。 三國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飲醴泉,拄杖桂枝佩秋蘭。”

(2).支撐著拐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韓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搖。” 宋 蘇軾 《次韻參寥寄少游》:“當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雲冒夕煙。”

(3).手杖,拐杖。 唐 錢起 《題延州聖僧穴》詩:“四時樹長書經葉,萬歲巖懸拄杖籐。” 宋 陸游 《晚步江上》詩:“高柳陰中扶拄杖,平沙穩處據胡牀。”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來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鯀 的兒子的話,’一個拿拄杖的學者說。”

權且

姑且、暫且

定稿本一時找不到,權且送上初稿本

架閣

(1).指架閣庫。 宋 蘇轍 《論戶部乞收諸路帳狀》:“至於驛料等帳,非三司國計虛贏所繫,故止令勘磨架閣。”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張浮休書》:“無以遣日,因取架閣陳年公案,反覆觀之。”參見“ 架閣庫 ”。

(2).指架閣庫官。 宋 陳亮 《甲辰答朱元晦書》:“五月二十五日, 亮 方得離棘寺而歸,偶在 陳一之 架閣處逢一 朱秀才 。”《續資治通鑑·宋孝宗乾道三年》:“架閣 衛博 ,論用人宜録所長,棄所短。”

(3).建造樓閣。 唐 韓愈 《送僧澄觀》詩:“構樓架閣切星漢,夸雄鬭麗止者誰。”

(4).空中樓閣。比喻虛幻,烏有。 元 湯式 《醉花陰·離思》套曲:“俺娘鐵石心腸更狠如虎豹,將將將好姻緣成架閣。”

釋法薰名句,偈頌六十八首名句

詩詞推薦

靈山這裹,佛來也著,祖來也著,手中拄杖,權且架閣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