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幾的《沈明遠教授用東坡仇池石韻賦予所蓄英石次其》
全文:
維南有絲溪,溪石如水綠。
瞻相百裡間,抱負一夫足。
聲名作災怪,攻取及背腹。
在者略無奇,溪神為顰蹙。
蠻煙瘴雨地,故舊實州牧。
坐令數峰青,飛過大江瀆。
何嘗說向人,恐類和氏玉。
公然遭奪攘,不使得藏伏。
廣文到吾廬,索隱妙蓍卜。
東坡韻險艱,句句巧追逐。
幽人所好山,已占一林谷。
又兼小崢嶸,無乃太多欲。
端如耐久朋,相與會心曲。
大勝輕薄兒,浮雲變何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何嘗
(1) 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嘗”、“哪裡”、“並不是”的意思
我何嘗說過這樣的話?(=我未嘗說過這樣的話)
歷史的教訓人們何嘗忘記?
在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何嘗叫過一聲苦?
(2) 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我何嘗不想去?只是沒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沒工夫)
生物都有新陳代謝,細菌又何嘗不是如此?
和氏
(1). 楚 人 卞和 (又稱 和氏 )得玉璞於 楚 山中,奉而獻之 厲王 和 武王 。使玉工辨認之,均曰:“石也。”以誑欺罪,被刖去兩足。後又獻之 楚文王 ,使玉工理之,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後以“和氏”指識才之士。 晉 葛洪 《抱朴子·塞難》:“夫見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 和氏 而後識焉。”
(2).指懷才不遇之人。 唐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省》詩:“莫將 和氏 淚,滴著 老萊 衣。”
(3).借指美玉。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漢 揚雄 《甘泉賦》:“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參見“ 和氏璧 ”。
即 和氏 。《呂氏春秋·異寶》:“以 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漢書·敘傳上》:“賓又不聞 龢氏 之璧韞於 荊 石, 隨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參見“ 和氏 ”。
曾幾名句,沈明遠教授用東坡仇池石韻賦予所蓄英石次其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