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郭印的《次韻杜安行嘉陵春日書事十首》
全文:
老覺情懷別,愁隨節令來。
草茅思雨露,天地漲氛埃。
屋雀春彌怨,山雲晝不開。
何人知此意,藜杖獨登台。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草茅
亦作“ 草茆 ”。亦作“艸茅”。1.雜草。《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 唐 杜甫 《奉酬嚴公寄題野亭之作》詩:“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無徑欲教鋤。” 清 唐甄 《潛書·柅政》:“雖無不肖攘民之事,而視民若忘,等於草茅。”
(2).草野;民間。多與“朝廷”相對。《儀禮·士相見禮》:“凡自稱於君,士大夫則曰下臣,宅者在邦則曰市井之臣,在野則曰草茅之臣。”《梁書·張弘策傳》:“英雄今何在?為已富貴,為在草茅?” 宋 歐陽修 《上范司諫書》:“夫布衣韋帶之士,窮居草茅,坐誦書史,常恨不見用。” 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朝廷有頑鈍無恥之大臣,而後草茅有激濁揚清之名士。”《醒世姻緣傳》第一回:“分明是草茆兒戲,到像 細柳 規模。”
(3).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新唐書·馬周傳贊》:“ 周 之遇 太宗 ,顧不異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 章炳麟 《秦政記》:“建國之主,非起於艸茅,必拔於搢紳也。” 吳晗 《朱元璋傳》第二章三:“﹝ 劉基 ﹞以 賈誼 、 屈原 自比,怨 元 朝政府不用草茅,不問採薇,自艾自嘆。”
(4).比喻鄙陋微賤。 唐 陳子昂 《為宗舍人謝贈物表》之二:“自國之寵貴,未聞此榮。草茅孤臣,何以堪處!”
(5).比喻淺陋微賤的人。 宋 曾鞏 《與杜相公書》:“閤下以舊相之重,元老之尊,而猥自抑損,加禮於草茆之中,孤煢之際。” 宋 曾鞏 《福州謝到任表》:“草茆弱質,素依及物之仁;犬馬微誠,終冀因心之恕。”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澤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氛埃
(1).污濁之氣;塵埃。《楚辭·遠遊》:“風伯為余先驅兮,氛埃辟而清涼。” 南朝 梁 沉約 《應王中丞思遠詠月》:“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 唐 杜甫 《渼陂行》:“主人錦帆相為開,舟子喜甚無氛埃。” 明 宋濂 《抱瓮子傳》:“非惟人隨流水而逝,異日凌霄之崇搆皆盪為氛埃。”
(2).借指塵世或俗念。 宋 陸游 《嚴君平卜台》詩:“先生久已蛻氛埃,道上猶傳舊卜臺。” 宋 陸游 《夜思》詩:“簿領沉迷無日了,試憑詩思洗氛埃。”
(3).比喻戰亂。 北周 庾信 《商調曲》:“君臣一體,可以靜氛埃;得人則治,何世無奇才。” 唐 胡曾 《獨不見》詩:“ 玉關 一自有氛埃,年少從軍竟未回。” 明 湯式 《一枝花·贈人》套曲:“露布飛馳 玉關 外,倒挽銀河下九垓,浄洗氛埃。”
郭印名句,次韻杜安行嘉陵春日書事十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