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覯的《答緣概師見示草書千字文併名公所贈詩序》
全文:
佛繇西域漸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
若顓梵語及胡書,昧者雖從明孰與。
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結時賢為外助。
遠公自昔來廬山,夸逞蓮花邀社侶。
吁嗟君子遭亂邦,舍此未知何處去。
邇來一行善記覽,齧破乾坤錄歷數。
或攻文苑掠芬香,辭則貫休筆懷素。
其餘曲藝與小詩,布在人間難悉數。
賢豪大抵多憐才,引致門牆無齟齬。
其人既重法亦尊,羽翼大成根本固。
我緣山谷見不遠,緇褐憧憧盡愚魯。
坐量此去有黨衰,纖縞焉能拒強駑。
去年有使自番陽,手籍一函來我所。
發函乃是緣概書,千字滿前雲縷縷。
眾人飽食已用心,欲噍伯英肥美處。
當時名士嘉其能,長序短篇聯繡組。
因思幅員千萬里,如師之能更幾許。
以儒輔釋日益多,何恤區區一韓愈。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
(2).嘆詞。表示讚美。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亂邦
(1).危害國家。《易·師》:“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2).動亂的國家。《論語·泰伯》:“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三略·下略》:“雖窮不處亡國之位,雖貧不食亂邦之粟。”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李覯名句,答緣概師見示草書千字文併名公所贈詩序名句
名句推薦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荀子·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