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何處在,依約玉繩西

司馬光寓泊鄭圃寄獻昌言舍人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司馬光的《寓泊鄭圃寄獻昌言舍人》

全文:
旅食繅衣館,飄蓬怳自迷。
樹橫寒霧遠,山隱古原低。
愁暮空庭雀,驚晨別野雞。
故人何處在,依約玉繩西

司馬光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司馬光故人何處在,依約玉繩西書法作品欣賞
故人何處在,依約玉繩西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依約

(1).依據;沿襲。《隋書·王劭傳》:“採民間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後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論》《孟》中語,並竊其字句而緣飾之。”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雲端依約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雲。”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 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 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 湘靈 。”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他不知道開什麼會。”

(4).形容情意纏*綿。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 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

玉繩

(1).星名。常泛指群星。《文選·張衡<西京賦>》:“上飛闥而仰眺,正睹瑤光與玉繩。”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兩星為玉繩。” 唐 陸龜蒙 《新秋月夕作吳體以贈》詩之二:“清談白紵思悄悄,玉繩銀漢光離離。”《金**梅詞話》第二七回:“只見玉繩低度,朱戶無聲,此景堪羨。”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附錄《夕堂永日緒論外編》:“有代字法,詩賦用之,如月曰‘望舒’,星曰‘玉繩’之類。”

(2).比喻雨滴。 唐 張蕭遠 《興善寺看雨》逸句:“須臾滿寺泉聲合,百尺飛簷掛玉繩。”

司馬光名句,寓泊鄭圃寄獻昌言舍人名句

詩詞推薦

故人何處在,依約玉繩西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