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化入台,下視多劫灰

敖陶孫前感興一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敖陶孫的《前感興一首》

全文:
烏幾學痴坐,吾炊何以晨。
了知詩自好,不興甑相聞。
蒼蒼本空空,嗚呼誰使然。
甌窶知滿篝,稍喜斗斛仁。
而我亦齊民,不貪後世賢。
腹無一雨溫,百憂鎮燒煎。
巋然一破灶,寒蟲欲無年。
更欲辨名字,蟋蟀螽斯間。
書生謹守書,放步防疾顛。
蝦蟆緣青冥,孤光恣吞吐。
於菟無角翼,為天守門戶。
持此感物化,堯舜萬萬古。
冰蠶不知寒,蓼蟲不知苦。
未知了身口,甘暖復幾許。
高高化入台,下視多劫灰
我欲轟雷車,老天怒不開。
死語無出路,六經聖所裁。
惟應蒯緱劍,日夕同歸來。

敖陶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敖陶孫高高化入台,下視多劫灰書法作品欣賞
高高化入台,下視多劫灰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下視

(1).由高處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視。” 漢 揚雄 《甘泉賦》:“攀琁璣而下視兮,行游目乎 三危 。”《舊唐書·王方慶傳》:“山徑危險,石路曲狹,上瞻駭目,下視寒心。”

(2).輕視,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議守》:“ 匈奴 屢變,往往犯塞,殺戮吏民,不勝其酷。至於書問傲慢,下視中國。”《三國志平話》卷下:“ 曹相 下視 張松 。” 明 李贄 《定林庵記》:“子欲學,幸毋下視 周安 。”

劫灰

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謂劫火的餘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上·竺法蘭》:“昔 漢武 穿 昆明池 底,得黑灰,問 東方朔 。 朔 云:‘不知,可問 西域 胡人。’後 法蘭 既至,眾人追以問之, 蘭 云:‘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後因謂戰亂或大火毀壞後的殘跡或灰燼。 宋 陸游 《數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後始見》詩:“陳跡關心己自悲,劫灰滿眼更增欷。” 明 趙詒琛 《<逸老堂詩話>跋》:“癸丑夏六月,遭亂,所有藏書數萬卷,一旦盡失,而是書原本亦遭刦灰。” 清 呂留良 《<賴古堂集>序》:“忽焉,天地震盪,刦灰晝飛,猿鶴蟲沙,蒼黃類化。” 清 金農 《褚先生老毀儒服寄贈》詩:“歷盡刧灰人隔世,飈輪輾破法*輪升。” 清 黃遵憲 《鐵漢樓歌》:“頽垣敗瓦不可踏,刼灰昏黑堆成隅。” 陳三立 《書感》詩:“八駿西遊問刧灰,關河中斷有餘哀。” 陳毅 《偷渡梅關》詩:“攀藤附葛君須記,萬載 梅關 著劫灰。”

敖陶孫名句,前感興一首名句

詩詞推薦

  • 宋人柳陰高士

    乾隆清代〕柳陰高士若為高,放浪形骸意自豪。設問伊人何姓氏,於唐為李晉為陶。
  • 述懷

    寇準宋代〕吾家嗣儒業,奕世盛冠裳。桂籍冠倫輩,天下知聲光。有才無其命,不得步玉堂。余亦好古者,詩禮承餘芳。赴義
  • 偈頌五十一首

    釋道沖宋代〕今日中秋節,拄杖為人切。撥開千嶂雲,放出一輪月。光未生時薦得親,依然眼裡重添屑。
    高高化入台,下視多劫灰 詩詞名句
  • 賦園中所有十首

    蘇轍宋代〕蘆生井欄上,蕭騷大如竹。移來種堂下,何爾短侷促。莖青甲未解,枯葉已可束。蘆根愛溪水,余潤長鮮綠。強移
    高高化入台,下視多劫灰 詩詞名句
  • 題慶雲東洞

    張大直宋代〕箇中別是一乾坤,藹藹祥雲擁洞門。天柱遙知鎖金闕,絳橋仍想接崑崙。仙人幻出珊瑚木,玉女妝成錦繡墩。石室
  • 聖俞為狄梁公孫作詩要予同作

    王安石宋代〕虎豹不食子,鴟梟不乘雄。人惡甚鳥獸,吾能與成功。愛有以計留,去有勢不容。吾謀適合意,幾亦齒奸鋒。時恩
  • 李曼宋代〕崖深經夏不融雪,江闊架筒難入城。
  • 送林知錄觀

    劉克莊宋代〕除卻留耕知己外,其他蹊徑不曾鑽。泉人浪自誇清史,冰氏安能動熱官。一鶴隨身來去易,匹雛無力挽攤難。東風
  • 春曉

    李中唐代〕殘燭猶存月尚明,幾家幃幌夢魂驚。星河漸沒行人動,歷歷林梢百舌聲。
    高高化入台,下視多劫灰 詩詞名句
  • 和林子長池上聽雨韻

    袁說友宋代〕遠浦鳴疏雨,平林送落暉。霏煙青柳暗,晚霽白鷗歸。觸目懷心賞,憑川念昔非。池塘訊息近,一笑莫身違。
    高高化入台,下視多劫灰 詩詞名句
高高化入台,下視多劫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