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夜夢與數客觀畫有八副龍湫圖持奇客請予作詩》
全文:
高堂鬼閱畫娛嘉鬼賓,巨幅鬼小卷縱橫鬼陳。
其間一圖最傑作,命意落筆驚倒人。
奇峰峭立插地軸,飛瀑崩瀉垂天紳。
壽藤老木幻荒怪,深潭危棧愁鬼神。
忽然白晝起雷電,始覺異物蟠奫淪。
陰雲四興誅老魃,甘澍連夕蘇疲民。
豈惟陂澤苗盡立,已活億萬介與鱗。
文章與畫共一法,腕力要可回千鈞。
錙銖不到便懸隔,用意雖盡終苦辛。
君看此圖凡幾筆,一一圜勁如秋蓴。
乃知世間有絕藝,天造草昧參經綸。
吾言未竟且復止,剩發幽奧天公嗔。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一法
(1).統一的法令。《荀子·王霸》:“君者,論一相,陳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炤之,以觀其盛者也。”
(2).指專一地行法。《韓非子·五蠹》:“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術而不慕信,故法不敗,而群官無奸詐矣。”
(3).越發;更加。 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第一折:“這個姑夫老人家,一法老的糊突了。”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一折:“那婦人老也小,止不過十七八歲,一法生得絶樣的。”
(4).一種方法。 晉 葛洪 《抱朴子·雜應》:“又一法,思其髮散以被身,一髮端,輒有一大星綴之。”《素問·刺志論》“入實者,右手開鍼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鍼空也” 張隱庵 集注引 張兆璜 曰:“開闔者,三陽之氣發於下焦。營衛者,中焦水穀之所生也。用鍼取氣,在於營衛,而此篇獨論氣出下焦,血出中焦,候下焦所生之氣,出入開闔,以行補寫之法,又一法也。”
(5).佛教用語,猶言一事一物。《華嚴經》卷十三:“惟以一法得出離。” 唐 李邕 《嶽麓寺碑》:“一法開無量之門,一音警無邊之眾。” 宋 范成大 《題記事冊》詩:“八萬四千空色*界,不離一法認毘盧。”
腕力
手腕的力量;腕部的力量
千鈞
三十斤為一鈞,千鈞即三萬斤。常用來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商君書·錯法》:“ 烏獲 舉千鈞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 宋 楊億 《鹹平六年二月十八日紀事二十二韻》:“千鈞寧覺重,七札豈曾妨。”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二章:“這念頭一起,就是千鈞之力也收它不住。”
陸游名句,夜夢與數客觀畫有八副龍湫圖持奇客請予作詩名句
名句推薦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天之道也。
呂不韋《呂氏春秋·論·似順論》不師董巨不荊關,潑墨飛盆自笑頑
張大千《信知胸次有廬山》
詩詞推薦
![文章與畫共一法,腕力要可回千鈞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