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仲並的《送周元特侍郎守宣城》
全文:
西風迎公來,東風送公去。
尚欲留朱轓,公行不可住。
無酒對公傾,有懷為公賦。
夫子文武資,亦復廓廟具。
剛方仰術業,坦夷見襟度。
青衫試州縣,機鋒微已露。
吾意有不可,萬夫挽不顧。
翱翔諸公間,籍甚當時譽。
峨冠上烏台,直諫汲長孺。
風雲千載合,冕旒一言寤。
凜凜議論余,可使淮南懼。
天威瞻咫尺,政塗去跬步。
興逸頓言歸,解佩苕溪路。
湖山聊寄懷,詩書尚溫故。
中外豈不殊,進退自餘裕。
宣城唇齒邦,望公來何暮。
我飢我顰呻,公飯公覆護。
舉首望旌戟,指期詠襦褲。
平生觸邪手,不難鋤弊蠹。
雙溪疊嶂間,按堵百我慮。
坐席豈容溫,當饋意久注。
獻納念伏蒲,謀謨懷借箸。
行矣股肱良,歸作腹心助。
要觀今周公,聲名三吐哺。
便當侶夔龍,何止冠鵷鷺。
自念接門牆,連歲忘羇寓。
鷁首明當飛,驥尾何由附。
幾日復升堂,青天披宿霧。
過雁與來魚,猶當奉尺素。
西去無多程,不誦陽關句。
參考注釋
天威
(1) 天道威嚴;也指帝王的威嚴
(2) 神奇的威力;神威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違顏咫尺。——《左傳·僖公九年》
咫尺之遙
(2) 比喻微小
無咫尺之功
政塗
(1).治道。《梁書·武帝紀上》:“思弘政塗,莫知津濟。”《舊唐書·李嶠傳》:“察吏人善惡,觀風俗得失,斯政塗之綱紀,禮法之準繩。”
(2).仕途。 宋 葉適 《代薛瑞明上遺表》:“書殿陞華,政塗竊寵。”
跬步
亦作“蹞步”。1.半步,跨一腳。《大戴禮記·勸學》:“是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王聘珍 解詁:“跬,一舉足也。”《荀子·勸學》作“蹞步”。 楊倞 註:“半步曰蹞,蹞與跬同。”《北史·魏收傳》:“跬步無已,至於千里;覆簣而進,及於萬仞。” 宋 范成大 《土門》詩:“顛墜較分寸,商略營蹞步。” 梁啓超 《新民說》三:“譬之蹞步,以一足立,以一足行。” 沉鈞儒 《寄大兒》詩:“小妹居對房,跬步無我離。”
(2).舉步;邁步。 宋 蘇軾 《靈壁張氏園亭記》:“使其子孫開門而出仕,則跬步市朝之上,閉門而歸隱,則俯仰山林之下。” 明 陸樹聲 《清暑筆談》:“士大夫逢時遇合,跬步以至公卿非難,而歸田為難。”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一》:“青雲之路,跬步可階;五尺之童,便思奔競。”
(3).指極近的距離。《舊唐書·肅宗紀下》:“忽大風飛沙,跬步之間,不辨人物。” 宋 蘇軾 《答陳季常書》:“自失官後,便覺三山跬步,雲漢咫尺,此未易遽言也。”《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時昏霧四塞,跬步莫覩物色。”
(4).形容少;極少。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計倪》:“ 桓 稱仲父, 文 稱太公,計此二人,曾無跬步之勞,大呼之功,乃忘弓矢之怨,授以上卿。” 宋 司馬光 《辭賜金第一札子》:“今臣等雖備位五使,猶在京城,跬步之勞,亦未嘗有,以何勛效再受重賜。”《朱子語類》卷五九:“自來見得此理真無內外,外面有跬步不合道理,便覺此心慊然。”
(5).喻指小節。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夫細行不矜,終為大德之累,跬步必謹,猶憂其過舉也。”《明史·張邦奇傳》:“﹝ 張邦奇 ﹞與 王守仁 友善,而語每不合。躬修力踐,跬步必謹。” 清 姚鼐 《復張君書》:“是故古之士,於行止進退之間,有跬步不容不慎者,其慮之長而度之數矣。”
(6).人跡。 唐 杜甫 《溪漲》詩:“茲晨已半落,歸路跬步疏。” 仇兆鰲 註:“跬步疏,人跡稀也。” 清 曹寅 《葺治亭後竹徑和牧中丞韻》:“跬步春園空,蒼然隔林語。”
仲併名句,送周元特侍郎守宣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