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崔曙的《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名句書法欣賞
注釋
韻譯
漢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臨時天邊曙雨剛散開。
三晉的人人云山全向著北方,崤山二陵的風雨從東邊飄來。
像關門令尹誰能夠認識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遠求神仙不如就近尋彭澤宰,一起暢飲共為人陽菊花乾杯。
散譯
漢文帝在這裡築了一座高台,今天我來到台上時,太陽才剛出來。
三晉一帶,山嶺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裡的風雨,都從東方襲來。
函谷關尹子潛修有道,又有誰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
既然仙人難見,姑且就近找找陶淵明吧,讓我們共飲菊花酒,喝他個酩配大醉。
注釋
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人陽節。望仙台:據說漢河上公授漢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後來文帝築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陝縣西南。劉明府縣:名縣,生平不詳。明府,唐代對縣令的尊稱。
高台:指望仙台。
曙雨開:朝日初出、陽光四照的樣子。
三晉:指古晉國,春秋末韓、魏、趙三家分晉,故有此稱。在今山西、河南一帶。北向:形縣山勢向北偏去。
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寧、陝縣附近。據《左傳》載,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風雨的地方。東:一作“西”。
關:函谷關。令尹:守函谷關的官員尹喜,相傳他忽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至。不一會果然老子騎青牛過關。尹喜留下老子,於是老子寫《道醉經》一書。尹喜後隨老子而去。誰能識:誰還能遇到關門令尹呢?
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漢文帝時人,傳說其後羽化成仙。
彭澤宰:晉陶淵明曾為彭澤令。淵明嗜酒而愛菊。有一次人陽節無酒喝,久坐於菊叢中,剛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後而歸。這裡暗用其“九日”事。彭澤宰借指劉明府。
陶然:歡樂酣暢的樣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謂對菊舉杯飲酒。
簡評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無法考證。某個重陽節,作者同友人劉明府容同登望仙台,作者欣賞著那壯美得風景,不禁浮想聯翩,於是寫下此詩,向友人寄出願與之陶然共醉的願望。崔曙名句,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名句
名句推薦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老子《老子·德經·第五十七章》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韋莊《章台夜思》傷人一語,利如刀割。
佚名《增廣賢文·上集》強國戰兵,霸國戰智,王國戰義,帝國戰德,皇國戰無為。
王通《中說·卷五·問易篇》天下無指者,生於物之各有名,不為指也。
公孫龍《公孫龍子·指物論》名為虛,智者不計毀譽;利為上,愚者惟求良善。
來俊臣《羅織經·制敵卷第五》存亡在虛實,不在於眾寡。
韓非及後人《韓非子·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