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
山隨著平坦廣闊的原野的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雲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注釋
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遠:遠自。
楚國:楚地,指湖北一帶,春秋時期屬楚國。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
海樓:海市蜃樓,這裡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萬里:喻行程之遠。
簡評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這首詩具體寫作時間不確定,具體有三種說法:一說作於724年(開元十二年),二說作於725年(開元十三年),三說作於726年(開元十四年)。
李白名句,渡荊門送別名句
名句推薦
函車之獸,離山必斃;絕波之鱗,宕流則枯。
沈約《宋書·列傳·卷七十》水來土掩,兵到將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回》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佚名《尚書·商書·太甲下》君子之學進於道,小人之學進於利。
王通《中說·卷二·天地篇》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子思《中庸·第三十三章》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子思《中庸·第三十三章》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則令行如流。
孫臏《孫臏兵法·奇正》曲妙人不能盡和,言是人不能皆信。
王充《論衡·卷二十七·定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