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王原祁雪景》
全文:
宣紙一幅剛尺一,中有千山高嵂崒。
摩挲象軸認蟲文,喜是麓台老來筆。
麓台年老筆亦老,洗淨鉛華存秀質。
當軒為展玉屏幛,別有石筍天邊出。
槎枒古木無萬數,蒼松葉在陰猶密。
盤折羊腸圍山腰,替戾鈴聲飄塔室。
憶昨盤山最上盤,巉岩偶駐金吾蹕。
謂當積素復來觀,旋念執事增寒慄。
今朝披圖正雪後,十四從知原二七。
坐教心地足清涼,把玩閒吟看折堲。
參考注釋
宣紙
出產於安徽宣城、涇縣的一種綿軟堅韌的紙張,不容易破裂,吸墨均勻,一向為書畫家所珍愛
一幅
(1).表數量。用於布帛、紙張、圖畫等。《後漢書·符融傳》“幅巾奮褒” 唐 李賢 註:“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貴者綾錦裙襦,上施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縝菜示德逢》詩:“ 陶 生畫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黃金百。”《朱子語類》卷一○六:“只以一幅紙,截作三片。” 顧笑言 《你在想什麼》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報中,針對礦山機關一些同志說得多,做得少的問題,刊出了一幅漫畫。”
(2).表數量。用於景物。猶一片。 宋 陸游 《乍晴風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詩:“接羅一幅煙霧薄,舴艋八尺鳧鷖輕。”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詩:“一幅秋光舒復卷,誰教塵土涴人衣。”
尺一
(1).亦稱“ 尺一牘 ”、“ 尺一板 ”。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漢書·匈奴傳上》:“ 漢 遺 單于 書,以尺一牘,辭曰:‘皇帝敬問 匈奴 大單于無恙’,所以遺物及言語云雲。”《東觀漢記·楊政傳》:“ 政 師事博士 范升 。 建武 中, 升 為太常丞,為去妻所誣告,坐事繫獄,當伏重罪…… 政 涕泣求哀,上即尺一出 升 。”《後漢書·陳蕃傳》:“陛下宜採求失得,擇從忠善。尺一選舉,委尚書三公。” 李賢 註:“尺一,謂板長尺一,以寫詔書也。”《後漢書·輿服志下》“乘輿黃赤綬” 劉昭 注引 漢 衛宏 《漢舊儀》:“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青囊白素里,兩端無縫,尺一板中約署。” 宋 陳與義 《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詩:“我本山中人,尺一喚起趨埃塵。” 清 顧炎武 《贈孫徵君奇逢》詩:“明廷來尺一,空谷賁蒲輪。”
(2).指書信。《古今小說·趙伯昇茶肆遇仁宗》:“多謝貴人脩尺一,西山制置逕相投。” 清 方文 《訪吳錦雯不遇留此》詩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尺一授童女,歸時抆淚看。”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大乘義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詳“ 中陰 ”。
千山
(1).極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 宋 王安石 《古松》詩:“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2).山名。在今 遼寧省 西南部,為 長白山 的支脈。上有 月芽 、 缽盂 、 筆架 等十餘峰。奇峰迭聳,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稱。參閱《嘉慶一統志·奉天府·山川》。
嵂崒
高聳貌。 唐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高岳前嵂崒,洪河左瀅濴。” 仇兆鰲 註:“嵂崒,聳峙貌。”
乾隆名句,題王原祁雪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