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原祁雪景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王原祁雪景原文

宣紙一幅剛尺一,中有千山高嵂崒。

摩挲象軸認蟲文,喜是麓台老來筆。

麓台年老筆亦老,洗淨鉛華存秀質。

當軒為展玉屏幛,別有石筍天邊出。

槎枒古木無萬數,蒼松葉在陰猶密。

盤折羊腸圍山腰,替戾鈴聲飄塔室。

憶昨盤山最上盤,巉岩偶駐金吾蹕。

謂當積素復來觀,旋念執事增寒慄。

今朝披圖正雪後,十四從知原二七。

坐教心地足清涼,把玩閒吟看折堲。

詩詞問答

問:題王原祁雪景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王原祁雪景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質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二

參考注釋

宣紙

出產於安徽宣城、涇縣的一種綿軟堅韌的紙張,不容易破裂,吸墨均勻,一向為書畫家所珍愛

一幅

(1).表數量。用於布帛、紙張、圖畫等。《後漢書·符融傳》“幅巾奮褒” 唐 李賢 註:“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貴者綾錦裙襦,上施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縝菜示德逢》詩:“ 陶 生畫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黃金百。”《朱子語類》卷一○六:“只以一幅紙,截作三片。” 顧笑言 《你在想什麼》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報中,針對礦山機關一些同志說得多,做得少的問題,刊出了一幅漫畫。”

(2).表數量。用於景物。猶一片。 宋 陸游 《乍晴風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詩:“接羅一幅煙霧薄,舴艋八尺鳧鷖輕。”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詩:“一幅秋光舒復卷,誰教塵土涴人衣。”

尺一

(1).亦稱“ 尺一牘 ”、“ 尺一板 ”。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漢書·匈奴傳上》:“ 漢 遺 單于 書,以尺一牘,辭曰:‘皇帝敬問 匈奴 大單于無恙’,所以遺物及言語云雲。”《東觀漢記·楊政傳》:“ 政 師事博士 范升 。 建武 中, 升 為太常丞,為去妻所誣告,坐事繫獄,當伏重罪…… 政 涕泣求哀,上即尺一出 升 。”《後漢書·陳蕃傳》:“陛下宜採求失得,擇從忠善。尺一選舉,委尚書三公。” 李賢 註:“尺一,謂板長尺一,以寫詔書也。”《後漢書·輿服志下》“乘輿黃赤綬” 劉昭 注引 漢 衛宏 《漢舊儀》:“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青囊白素里,兩端無縫,尺一板中約署。” 宋 陳與義 《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詩:“我本山中人,尺一喚起趨埃塵。” 清 顧炎武 《贈孫徵君奇逢》詩:“明廷來尺一,空谷賁蒲輪。”

(2).指書信。《古今小說·趙伯昇茶肆遇仁宗》:“多謝貴人脩尺一,西山制置逕相投。” 清 方文 《訪吳錦雯不遇留此》詩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尺一授童女,歸時抆淚看。”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大乘義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詳“ 中陰 ”。

千山

(1).極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 宋 王安石 《古松》詩:“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2).山名。在今 遼寧省 西南部,為 長白山 的支脈。上有 月芽 、 缽盂 、 筆架 等十餘峰。奇峰迭聳,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稱。參閱《嘉慶一統志·奉天府·山川》。

嵂崒

高聳貌。 唐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高岳前嵂崒,洪河左瀅濴。” 仇兆鰲 註:“嵂崒,聳峙貌。”

摩挲

用手撫摩

與一老公共摩挲銅人。——《後漢書·薊子訓傳》

蟲文

即蟲書。古文字書體的一種。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詞庭吐鳳,翫鳥跡於春黌;書帳翻螢,閲蟲文於夏閣。”參見“ 蟲書 ”。

老來

年老之後。 唐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詩:“童孺交遊盡,喧卑俗事牽。老來多涕淚,情在強詩篇。” 宋 陸游 《孤坐無聊每思江湖之適》詩:“老來閲盡榮枯事,萬變惟應一笑酬。” 明 劉昺 《憶秦娥》詞:“少年離別,老來依舊。”《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若不早為籌畫,到了那展轉不開的時候,還是請公公重作出山之計,再去奔走來養活你我呢?還是請婆婆摒擋薪水,受老來的艱窘呢?”

老筆

老練嫻熟的筆法。 唐 李白 《題上陽台》詩:“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書畫》:“凡小篆喜瘦而長,竵匾之法,非老筆不能也。” 明 董其昌 《畫禪室隨筆·題沉石田臨倪畫》:“先生老筆密思,於 元鎮 若淡若疏者異趣耳。” 清 鄭燮 《題高鳳翰寒林雅陣圖》:“人但羨其末年老筆,不知規矩準繩自然秀異絶俗,於少時已壓倒一切矣。”

洗淨

把衣物、器物清洗乾淨

把這條尼龍褲洗淨

鉛華

用來化妝的鉛粉

秀質

美質。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無希驥之秀質,乏如珪之令望。”

屏幛

屏風。亦指屏風上的題詞。《新唐書·魏徵傳》:“朕今聞過矣,願改之,以終善道。有違此言,當何施顏面與公相見哉!方以所上疏,列為屏幛,庶朝夕見之。”《宣和畫譜·唐太宗》:“﹝ 太宗 ﹞一日作真草屏幛,以示羣臣。其筆力遒勁,為一時之絶。” 元 揭傒斯 《吳歌送張清夫還吳中》:“家家屏幛待新詞,日日王侯置醇醴。” 清 錢謙益 《福建布政使朱綵授中大夫制》:“歷島嶼之紆廻,瞭如屏幛。”參見“ 屏風 ”。

石筍

大致像一個倒轉鐘乳石的結晶質碳酸鈣的沉積,系重碳酸鈣飽和溶液滴在洞穴地面上形成的,常與鐘乳石相接而成一完整石柱

君不見益州城西門,陌上石筍雙高蹲。—— 杜甫《石筍行》

天邊

無限的空間

你從哪裡來的,親愛的小東西?從天邊來到這裡

槎枒

見"槎牙"。

無萬數

不知多少萬數。極言其多。《金石萃編·秦嶧山刻石》:“自泰古始,世無萬數。”《漢書·成帝紀》:“六月,有青蠅無萬數集 未央宮 殿中朝者坐。” 顏師古 註:“言其極多,雖欲以萬數計之而不可得,故云無萬數。”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諺謂物多為無萬數。”

松葉

(1).松樹的葉。 唐 王績 《黃頰山》詩:“幾看松葉秀,頻值菊花開。” 唐 許渾 《重遊飛泉觀題故梁道士宿龍池》詩:“松葉正秋琴韻響,菱華初曉鏡光寒。”

(2).指松葉酒。 唐 李商隱 《飲席戲贈同舍》詩:“唱盡《陽關》無限疊,半盃松葉凍頗黎。”參見“ 松葉酒 ”。

盤折

盤折:迴環曲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一》:“﹝ 漢水 ﹞又南逕 陽都坂 東,坂自上及下盤折十九曲。” 宋 林逋 《中峰》詩:“ 中峰 一徑分,盤折上幽雲。”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迭館者,樓上作軒,軒上再作平臺,上下盤折重迭四層。”

盤摺:猶佶屈。曲折而不通暢。 宋 葉適 《<周會卿詩>序》:“ 周會卿 詩本與 潘德久 齊稱,盤摺生語有若天設, 德久 甚畏之。”

羊腸

(1).喻指狹窄曲折的小路。《尉繚子·兵談》:“兵之所及,羊腸亦勝,鋸齒亦勝,緣山亦勝,入谷亦勝。”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詩:“路失羊腸險,雲橫雉尾高。” 清 陳維崧 《青玉案·移寓積翠閣用藝香詞韻》詞:“梯空架就羊腸路,領俊鶻,穿煙去。”如:羊腸小道。

(2).山名。《楚辭·大招》:“西薄 羊腸 ,東窮海只。” 洪興祖 補註:“《戰國策》注云: 羊腸 , 趙 險塞名,山形屈辟,狀如羊腸。今在 太原 晉陽 之西北。”《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山? 會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華 、 岐山 、 太行 、 羊腸 、 孟門 。”

(3). 羊腸坂 的省稱。《史記·魏世家》:“昔者 魏 伐 趙 ,斷 羊腸 ,拔 閼與 ,約斬 趙 , 趙 分而為二。” 隋 江總 《并州羊腸坂》詩:“三春別帝鄉,五月度 羊腸 。”參見“ 羊腸坂 ”。

山腰

山腳和山頂之間大約一半的地方。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橫洞口而欹臥,頓山腰而半折。” 唐 白居易 《殘暑招客》詩:“雲截山腰斷,風驅雨腳迴。”《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一句話未完,只聽得山腰裡吱的一聲骲頭響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聞一多 《初夏一夜的印象》詩:“貼在山腰下佝僂得可怕的老柏,拿著黑疲的拳頭硬和太空挑釁。”

盤山

沿山盤繞

盤山公路

巉岩

(1) 一種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懸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

野花野草…要把巉岩裝扮起來。——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2) 參差不齊的岩石海岸,尤指給航行造成威脅的

金吾

古官名。負責皇帝大臣警衛、儀仗以及徼循京師、掌管治安的武職官員。其名稱、體制、許可權歷代多有不同。 漢 有執金吾, 唐 宋 以後有金吾衛、金吾將軍、金吾校尉等。《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中尉, 秦 官,掌徼循京師,有兩丞、侯、司馬、千人。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執金吾’。” 顏師古 註:“ 應劭 曰:‘吾者,御也,掌執金革以御非常。’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御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 晉 崔豹 《古今注》:“車輻棒也。 漢 朝‘執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銅為之,黃金塗兩末,謂為‘金吾’。” 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醉曾衝宰相,驕不揖金吾。”《遼史·儀衛志四》:“金吾、黃麾六軍之仗, 遼 受之 晉 , 晉 受之 後唐 , 後唐 受之 梁唐 ,其來也有自。” 清 周亮工 《御溝橋櫻桃》詩:“ 長安 俠少舊金吾,立馬牆頭自彈烏。”

積素

(1).積雪。《文選·謝惠連<雪賦>》:“積素未虧,白日朝鮮。” 李周翰 註:“言積雪未銷,白日鮮明。”《文選·西陵遇風獻康樂詩》:“浮氛晦崖巘,積素惑原疇。” 呂向 註:“積素,謂雪也……積雪之色亂於原野。” 唐 王維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詩:“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元 袁桷 《秋雪》詩:“羣陰孤陽僨,積素五采腴。”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賦》:“何小池之明潔,恍積素之瓊田。” 清 查慎行 《雪後與聲山紫滄同直暢春園》詩之一:“晨曦照積素,萬木中含煙。”

(2).猶故舊。《文選·謝靈運<拜陵廟作詩>》:“勑躬慙積素,復與昌運並。” 張銑 註:“素,故……慙 高祖 積故之恩,不易志節。” 宋 曾鞏 《答范資政書》:“古之人以王公之勢而下貧賤之士者,蓋惟其常;而今之布衣之交,及其窮達,毫髮之殊,然相棄者有之,則士之愚且賤,無積素心義,而為當世有大賢德、大名位君子先之以禮。”參見“ 積素累舊 ”。

執事

(1) 從事工作;主管其事

朝夕執事之勞

(2) 有職守之人;官員

令執事準備

(3) 差事;工作

找一份執事

(4) 基督教會的低級聖職人員

(5) 擔任工作、職務,特指舉行典禮時擔任專職的人

(6) 先生,兄台——舊時的書信中用以稱對方,表示對人的敬稱,不直指其人之意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 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7) 舊指儀仗

打執事的

(8) 指在左右侍從的人

寒慄

亦作“ 寒慄 ”。1.因受冷或受驚而身體顫抖。《素問·瘧論》:“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 宋 蘇軾 《與李公擇書》:“ 子由 近作《棲賢僧堂記》,讀之慘懍,覺崩崖飛瀑,逼人寒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 王 出水寒慄,求火燎之。” 梁斌 《播火記》十:“ 馮老蘭 一說, 珍兒 臉上騰地紅起來,心上不由得寒慄。”

2.因受寒或受驚皮膚上出現的小疙瘩。俗稱雞皮疙瘩。 唐 韋應物 《凌霧行》:“霏微誤噓吸,膚腠生寒慄。” 明 瞿佑 《剪燈新話·牡丹燈記》:“生見之,毛髮盡豎,寒慄遍體,奔走出寺,不敢回顧。” 巴金 《滅亡》第十七章:“人底眼睛只要和它們接觸一次,那個人就會連脊樑上都起了寒慄。”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披圖

展閱圖籍、圖畫等。《後漢書·盧植傳》:“今同宗相後,披圖案牒,以次建之,何勛之有?”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 舜 以甲子之朝,披圖而巡 洛 。” 沉宗畸 《題高麗閔王妃遺像》詩:“釃酒難招海國魂,披圖喜識春風面。”

四從

謂隨從車乘。四,通“ 駟 ”。《韓非子·愛臣》:“是故不得四從,不載奇兵。” 陳奇猷 集釋引 孫詒讓 曰:“四與‘駟’通,謂駟乘也……從謂從車。皆論貴臣隨從車乘之事。”

謂有四代堂房親族。從,堂房親屬。《舊唐書·孝友傳·宋興貴》:“又有 宋興貴 者, 雍州 萬年 人。累世同居,射耕致養,至 興貴 已四從矣。”

二七

(1).即十四。《周禮·考工記·匠人》:“ 夏後氏 世室,堂脩二七,廣四脩一。” 鄭玄 註:“ 夏 度以步,令堂脩十四步。”《呂氏春秋·審時》:“得時之菽,長莖而短足,其莢二七以為族。” 高誘 註:“二七,十四實也。” 南朝 陳後主 《東飛伯勞歌》:“年時二七猶未笄,轉顧流眄鬟鬢低。”

(2).見“ 二七齋 ”。

心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語。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萬法,如地能長萬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養

願問第一義,回向心地初。——杜甫《謁文公上方》

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朱子全書·學二》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鏡花緣》

(3) 心情,心境

心地輕鬆

(4) 心胸、氣量

總能夠似寶玉這般人材心地?——《紅樓夢》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把玩

拿著賞玩

讀之喜笑,把玩無厭。——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

詩詞推薦

題王原祁雪景原文_題王原祁雪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