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鵁鸕》
全文:
鵁鸕鸛鷺皆水禽,得魚則飽失魚餒。
水深魚潛不易致,葦叢逐逐空伺怠。
大旱陂池涸其淵,吁嗟鱗族見在田。
大鱗強項立待斃,小鱗枯與焦泥連。
痴龍抱珠眠未醒,興雲作雨如弗省。
剝床以膚切近災,自戕爾類詎甘肯。
鵁鸕鸛鷺意乃欣,舒頸擗翼呼其群。
夥聚沮洳任所取,擇肥啖大無逃鱗。
乘他之危幸他急,不援手救又下石。
仁者弗為義者怒,誰能徒作狎鷗客。
技哉羽林射生手,銃叉矰繳無不有。
螳螂捕蟬古所云,惡鳥何妨任亟取。
鳥驚人去翔天末,魚守微波喣沬活。
驅強救弱小差排,終賴甘霖蘇萬物。
於鳥行義於魚仁,實鮮所傷多所存。
竭澤亦豈龍所願,吾之罪耳空絮言。
參考注釋
行義
躬行仁義。 漢 劉向 《說苑·指武》:“縱馬 華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聞者鹹謂 武王 行義於天下,豈不大哉。”《後漢書·魯恭傳》:“今邊境無事,宜當修仁行義,尚於無為,令家給人足,安業樂產。” 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老鄉,你一行義,可真幾乎把我的飯碗敲碎了。”
(1).品行,道義。《荀子·禮論》:“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史記·酷吏列傳》:“始 湯 ( 張湯 )為小吏時,與錢通。及 湯 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責 湯 行義過失,亦有烈士風。” 清 袁枚 《新齊諧·陳聖濤遇狐》:“喜君行義甚高,開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2).指履歷,事跡。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九:“予即愛其( 韋應物 )詩,因考次其平生行義官閥,皆有憑藉始終,可概見如此。” 清 曾國藩 《廣東嘉應州知州劉君事狀》:“謹具歷官行義,牒付史館,俾傳循吏者采覽焉。”
所傷
傷害。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二折:“待不前去,又怕那賊漢趕來,所傷了我的性命,怎生是好?”
所存
謂心志所在。《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 朱熹 集註:“心所存主處。” 明 方孝孺 《戇窩記》:“余少慕古之戇者,欲起 長孺 、 子布 與之交而不可得,則思博交海內之士,以觀其所存。”
乾隆名句,鵁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