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印肅的《頌證道歌證道歌》
全文:
非但我今獨達了,萬古宗心應不少。
皆從非相入無餘,未離形名終莫曉。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相入
(1).互相為用;彼此投合。《國語·周語下》:“且夫備有未至而設之,有至而後救之,是不相入也。” 韋昭 註:“不相入,不相為用也。” 宋 蘇軾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作此詩與金山元長老》:“莫年欲學 柳下惠 ,嗜好酸鹹不相入。”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四》:“ 駱 ( 駱賓王 )答 裴 ( 裴炎 )書云:‘義士期於壯夫,忠臣出於孝子;既不能推心奉母,亦焉能死節事人。’ 駱 之器識如此,而 裴 以為浮躁淺露,彼方陳力牝朝,詎相入哉?”
(2).佛教語。猶包含。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宗派的興起及其發展》:“ 法藏 用這種繁瑣的分析,說明緣起法之間有同體,有異體,在異體上又有相即(同一)和相入(包含)等關係。”
無餘
沒有剩下的
一覽無餘
形名
(1).事物的實在和名稱。古代思想家常用作專門術語,以討論實體和概念的關係、特殊和一般的關係。《莊子·天道》:“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 郭象 註:“得分而物物之名各當其形也。”《淮南子·說山訓》:“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見,名不可得而揚,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 宋 王安石 《九變而賞罰可言》:“修五禮,同律度量衡,以一天下,此之謂明形名。”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辨訛》:“ 申 韓 形名之學,其法在審合形名,故曰‘不知其名,復修其形’,今稱為刑罰之刑,誤矣。”
(2).指指揮方式、方法。《孫子·勢》:“鬭眾如鬭寡,形名是也。” 曹操 註:“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梅堯臣 註:“形以旌旗,名以采章,指麾應速,無有後先。”
(3).即刑名。指刑律。形,通“ 刑 ”。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恃權抄沒》:“區區的官除錦衣,專執掌形名法紀。”
釋印肅名句,頌證道歌證道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