逭暑應無地,閔雨常竟月

乾隆寄題岫雲寺壁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寄題岫雲寺壁》

全文:
昨歲游招提,首春日明發。
登頓搴蘿煙,徘徊倚石發。
穀神呈色相,山僧供筍蕨。
坐彼雲外樓,遠興浩無竭。
是時花事未,新草漸薰馞。
松籟奏颯沓,嶺雲時出沒。
謂當九夏炎,嘉蔭應滿樾。
因之暢吟懷,勝賞更清絕。
自我別淨地,寒暑倏兩越。
盾日正堪畏,說霖尚遲浡。
彭怒鳴終風,龜紋裂原垡。
逭暑應無地,閔雨常竟月
乃知玉食人,不如飽粗糲。
後樂不多見,先憂曷有歇。
遙憶僧眠起,煨芋燒榾柮。
休夏茲其時,安禪面崒屼。
題詩寄岫雲,身在岫雲窟。
攬結林巒幽,渟注石泉活。
更呼潭底龍,一雨消炎暍。
設分賓主見,是謂話兩橛。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逭暑

猶避暑。《新唐書·張說傳》:“後逭暑 三陽宮 ,汔秋未還。” 清 王韜 《游晃日乘序》:“時方盛夏,謀逭暑所。” 柳亞子 《浙游雜詩》:“逭暑蓮邦昔未曾,乘風破浪我何能。”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閔雨

古代指國君憐念施恩澤於民。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二書》:“其君之有志於民而閔雨者必書,無志於民而不閔雨者必書,土功必書,飢饉必書。”

乾隆名句,寄題岫雲寺壁名句

詩詞推薦

逭暑應無地,閔雨常竟月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