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千樹掛山月,肯把一枝縈鬢雲

胡寅和仁仲賞梅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胡寅的《和仁仲賞梅》

全文:
萬竅鳴饕風,千秋厄嚴雪。
花心獨沖融,足以慰愁絕。
太和起孤根,枝上見明滅。
稍稍占芳辰,時時破苞結。
天葩忽晏粲,余卉盡騷屑。
培植幸逢賢主人,平台翠竹承清薰。
要看千樹掛山月,肯把一枝縈鬢雲
輕風休吹落繽紛,待我詩成酬繼君。
飛觴半酣未忍去,請情花氣相氤氳。
須知魏夫人,元長姑射神。
咄哉趙飛燕,況乃楊太真。
但原華筵對晴昊,年年領袖百花春。

胡寅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胡寅要看千樹掛山月,肯把一枝縈鬢雲書法作品欣賞
要看千樹掛山月,肯把一枝縈鬢雲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樹掛

寒冷天,霜雪凝聚在樹木的枝葉上或電線上而成的白色鬆散冰晶。 楊朔 《春子姑娘》:“有一天,早晨下著好大的‘樹掛’,我呵開窗上的冰凌花一望,天空灰濛濛地飄著雪粉,院裡的樹從根到梢掛上一層霜,就像開了一片白花花的梅花似的。”

一枝

(1).一根枝杈。《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晉 張華 《鷦鷯賦》:“其居易容,其求易給,巢林不過一枝,每食不過數粒。”後用以比喻棲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詩:“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宋 曾鞏 《次道子中書問歸期》:“一枝數粒身安穩,不羨雲鵬九萬飛。” 清 方文 《廬山·玉簾泉》詩:“小樓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於細長的東西。《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等到望見過往的客商到了,一枝響箭便算個號令,大家纔不約而同的下山。” 老舍 《趙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項微俯,拿了一枝香菸。”

(3).一支。一個支派。《景德傳燈錄·元安禪師》:“ 石頭 一枝,看看師滅矣。” 宋 秦觀 《次韻邢敦夫秋懷》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聞。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剎院寺祖墳,是東門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無地,遂葬其傍。”

(4).一支。猶言一隊。《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正遇著 范 賊一枝游兵,劫奪行李財帛,將人口追得三零四散。”《東周列國志》第六回:“臣當引一枝兵,為 蔡 鄉導。”

鬢雲

形容婦女鬢髮美如烏雲。 唐 溫庭筠 《菩薩蠻》詞:“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宋 蘇軾 《點絳唇·己巳重九和蘇堅》詞:“箏聲遠,鬢雲吹亂,愁入參差雁。”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蠶未成時葉已無,髩雲撩亂粉痕枯。” 清 嚴允肇 《觀繩妓作》詩:“燕釵墮地悄無聲,背立當窗髩雲緑。” 清 厲鶚 《中秋夜感舊》詩:“折得秋花香在手,鬢雲猶記一枝垂。”

胡寅名句,和仁仲賞梅名句

詩詞推薦

  • 江漢樓

    袁說友宋代〕樓高百雉楚城東,吳蜀衣冠邂逅逢。自是荊山為屏翰,更看江漢日朝宗。
  • 題鄒一桂花卉小冊·其十三·野菊

    乾隆清代〕權輿祇記有黃華,紫傘紅毬流漸差。野菊卻能留本色,東籬翻勝屬陶家。
  • 口技

    林嗣環清代〕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 舟中病起

    李廷儀明代〕短欄孤艇倚中流,歷歷江山拭遠眸。溪影翠搖堤畔柳,波光晴擁驛邊樓。宦途故舊多青眼,塵世功名盡白頭。篷底
  • 頌十玄談一色

    釋印肅宋代〕了了了時無可了,乾坤道我無邊表。焰摩宮裹混金風,兜率殿中明皎皎。
    要看千樹掛山月,肯把一枝縈鬢雲 詩詞名句
  • 復修府學故事

    韓絳宋代〕文翁石室已千秋,世有興衰化自流。賢嶲相望承學粹,朝廷繇此得人優。太平典禮當傳習,盛際文章正講求。師友
  • 新韻曾子進早春

    梅堯臣宋代〕新雷歲旦發聲嚴,冰管寒銷細滴檐。花甲將看枝迋斥,蛇鱗不復地中潛。黃河分派來應早,白首歸朝意自恬。強欲
    要看千樹掛山月,肯把一枝縈鬢雲 詩詞名句
  • 遣興

    葉一清明代〕頗怪逢迎懶,經旬不出溪。草堂一夜雨,新漲忽平堤。翠筱吟風細,青霞壓樹低。滄洲意不淺,獨坐領鳧鷖。
  • 尾聲

    李景雲 崔時佩明代〕貼:從教宋玉愁無二。瘦損了這相思樣子。百歲歡娛全憑這張紙。
  • 贈孝子葉相詩

    吳廷舉明代〕僻遠通山縣,卑棲孝子家。心情憐楚橘,名姓徹皇華。茆屋風來卷,荒墳土漸加。也知千載後,身不墮長沙。
要看千樹掛山月,肯把一枝縈鬢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