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神女廟》
全文:
大江從西來,上有千仞山。
江山自環擁,恢詭富神奸。
深淵鼉鱉橫,巨壑蛇龍頑。
旌陽斬長蛟,雷雨移蒼灣。
蜀守降老蹇,至今帶連環。
縱橫若無主,盪逸侵人寰。
上帝降瑤姬,來處荊巫間。
神仙豈在猛,玉座幽且閒。
飄蕭駕風馭,弭節朝天關。
倏忽巡四方,不知道里艱。
古妝具法服,邃殿羅煙鬟。
百神自奔走,雜沓來趨班。
雲興靈怪聚,雲散鬼神還。
茫茫夜潭靜,皎皎秋月彎。
還應搖玉佩,來聽水潺潺。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雲興
(1).雲起。《詩·曹風·候人》“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毛 傳:“薈、蔚,雲興貌。” 南朝 陳後主 《五言畫堂良夜履長在節歌管賦詩迾筵命酒十韻成篇》:“雲興四山霾,風動萬籟答。” 唐 韋應物 《答劉西曹》詩:“篇翰如雲興, 京洛 頗優遊。” 宋 陸游 《舟中》詩:“雲興山疊見,海近地勢坼。”
(2).趁時奮起。 晉 陸機 《辨亡論上》:“於時雲興之將帶州,飇起之師跨邑。”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奮臂雲興,騰跡虎噬。”
靈怪
神奇
技亦靈怪矣。——明· 魏學洢《核舟記》
雲散
像天空的雲那樣四處散開。比喻曾經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個地方
舊友雲散
鬼神
(1).鬼與神的合稱。《易·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禮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 孔穎達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後……亦鑒及後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靈、精氣。《史記·五帝本紀》:“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張守節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記·五帝本紀》:“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張守節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雲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感應》:“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註:“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
(4).指形體與精靈。《禮記·禮運》:“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孔穎達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祭義》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體精靈相會,然後物生。”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韓康伯 註:“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 孔穎達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後世哲學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愚謂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朱子語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
蘇軾名句,神女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