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毛滂的《次韻方明叔見贈》
全文:
法書亂眼極牛毛,卒業何時愧李翱。
好在先生無燥濕,老來秀句絕孤高。
不知蹭蹬沉鸞枳,卻念疏慵似馬曹。
誰薦薛公經行著折腰江縣豈殊褒。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在先
(1).預先;事先。 唐 王建 《贈人》詩之一:“每度報朝愁入閣,在先教示小千牛。”
(2).早先;從前。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三折:“將你那在先手下操練過的頭目每選揀幾個,收捕草寇。”《水滸傳》第六回:“在先弊寺十分好個去處,田莊又廣,僧眾極多。” 魯迅 《墳·論照相之類》:“我在先唯讀過《紅樓夢》,沒有看見‘ 黛玉 葬花’的照片的時候,是萬料不到 黛玉 的眼睛如此之凸,嘴唇如此之厚的。”
(3).謂時間在前。《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你老人家和我相處,到底比我這伯父伯母在先。” 魯迅 《南腔北調集·<豎琴>前記》:“此種文學的興起較為在先,頗為 西歐 及 日本 所賞讚和介紹,給 中國 也得了不少轉譯的機緣。”
燥濕
(1).乾燥和潮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菑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呂氏春秋·重己》:“昔先聖王……其為宮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溼而已矣。” 高誘 註:“燥謂陽炎,溼謂雨露。”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絃。” 清 譚嗣同 《與沉小沂書》之二:“凡物春夏則漲,秋冬則縮,寒暑燥濕使然也。”
(2).指日常生活起居。《漢書·丙吉傳》:“ 吉 即時病,輒使臣 尊 朝夕請問皇孫,視省席蓐燥濕。”《三國志·吳志·駱統傳》:“常勸 權 以尊賢接士,勤求損益,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溼,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人之居處,避濕就燥。問其燥濕者,問其居處何如也。”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銘》:“吾婦幼失母,專其事母者事父,及後母遺腹弟。調燥濕,御侵侮,皆與其勞。”
(3).指世態炎涼。 漢 蔡邕 《辭郡辟讓申屠蟠書》:“﹝ 申屠蟠 ﹞安貧樂潛,味道守真,不為燥溼輕重,不為窮達易節。” 唐 陸龜蒙 《幽居賦》:“頌厥土之三壤,託高風之四鄰,纔祛燥濕,稍遠囂塵。” 宋 司馬光 《昔別贈宋復古張景淳》詩:“皎如百鍊精,不為燥濕易。”
(4).中醫指燥熱或寒濕的症侯。《醒世恆言·李道人獨步雲門》:“醫者意也……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與他分個燥濕。”
老來
年老之後。 唐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詩:“童孺交遊盡,喧卑俗事牽。老來多涕淚,情在強詩篇。” 宋 陸游 《孤坐無聊每思江湖之適》詩:“老來閲盡榮枯事,萬變惟應一笑酬。” 明 劉昺 《憶秦娥》詞:“少年離別,老來依舊。”《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若不早為籌畫,到了那展轉不開的時候,還是請公公重作出山之計,再去奔走來養活你我呢?還是請婆婆摒擋薪水,受老來的艱窘呢?”
句絕
指文詞語意已盡處。《禮記·學記》“離經辨志” 漢 鄭玄 註:“離經,斷句絶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驃騎日益貴舉》:“按今文‘貴’字句絶,此讀‘舉’字句絶更有味。”
孤高
特立高聳
孤高特立
毛滂名句,次韻方明叔見贈名句
名句推薦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墨子·12章 尚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