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催按新聲遍,鳳詔需承曲宴多

柳貫次韻伯庸待制上京寓直書事因以為寄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柳貫的《次韻伯庸待制上京寓直書事因以為寄》

全文:
舉頭涼影動明河,問訊仙人八月槎。
斗下孤光懸太白,雲間長御挾纖阿。
《霓裳》催按新聲遍,鳳詔需承曲宴多
一代詞華歸篆刻,龍文還欲映琱戈。

柳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柳貫《霓裳》催按新聲遍,鳳詔需承曲宴多書法作品欣賞
《霓裳》催按新聲遍,鳳詔需承曲宴多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霓裳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樂曲名,相傳為唐玄宗所制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新聲

(1).新作的樂曲;新穎美妙的樂音。《國語·晉語八》:“ 平公 説新聲。” 晉 陶潛 《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詩:“清歌散新聲,緑酒開芳顏。” 唐 孟郊 《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握中有新聲, 楚 竹人未聞。” 元 王士熙 《李宮人琵琶引》:“新聲不用黃金撥,玉指蕭蕭弄晚涼。” 章炳麟 《辨詩》:“ 李延年 復依西域《摩訶兜勒》之曲,以造新聲二十八解。”

(2).指新樂府辭或其他不能入樂的詩歌。 姚華 《論文後編》:“詩本樂章,自古辭不入今樂,則變為新聲,及其遞變,新聲又不入樂, 宋 元 而後,悉為徒詩矣。”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詩:“新世瑰奇異境生,更搜 歐 亞 造新聲。”

鳳詔

即詔書。 晉 陸翽 《鄴中記》:“ 石季龍 與皇后在觀上,為詔書五色紙,著鳳口中,鳳既銜詔,侍人放數百丈緋繩,轆轤迴轉,鳳凰飛下,謂之鳳詔。鳳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畫,腳皆用金。” 唐 李商隱 《夢令狐學士》詩:“右 銀臺 路雪三尺,鳳詔裁成當直歸。” 元 陳樵 《送李仲積北上》詩:“峩峩 黃金臺 ,鳳詔求賢材。”參見“ 詔書 ”。

曲宴

猶私宴。多指宮中之宴。 三國 魏 曹植 《贈丁翼》詩:“吾與二三子,曲宴此城隅。” 黃節 註:“《魏志·后妃傳》曰: 景初 元年,帝游後園,召才人以上曲宴極樂。曲宴猶私宴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蔡攸 初以 淮康 節領相印, 徽宗 賜曲宴。”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曲宴宗室》:“每歲元旦及上元日,欽點皇子皇孫等及近支王、貝勒、公曲宴於 乾清宮 及 奉三無私殿 。”

柳貫名句,次韻伯庸待制上京寓直書事因以為寄名句

詩詞推薦

  • 黃鶴樓漫興

    何彥明代〕黃鶴樓前幾度游,景色依依似昨秋。一嘆浮名知我拙,十年行跡與心謀。波間煙雨藏鷗鷺①,眼底風塵逐馬牛②。
  • 乾隆清代〕白是銀雲紅是霞,雨餘香遠透窗紗。十分神韻誰能畫,六月春光無比花。孤鶩橫飛蒼岸外,輕舟一系綠波涯。就中
  • 雪封寺二首

    李昴英宋代〕征輿六月度梅關,大地清涼樹影班。行客不須梅止渴,流泉到耳冷潺潺。
  • 念奴嬌·三山懷古

    史可程明代〕崩濤疊浪,映碧空如洗,一輪圓月。鹿走烏啼千古恨,想見英雄本色。市散蜃樓,桑生貝闕,鶴髮愁難說。芒寒劍
  • 玉環琵琶

    張祜唐代〕宮樓一曲琵琶聲,滿眼雲山是去程。回顧段師非汝意,玉環休把恨分明。
  • 五更轉

    吾邱瑞明代〕幸各鎮懷忠藎。共興師討不臣他。移屯姑孰。姑孰圖僥倖朝廷呵。反把他。拜相封侯。露牙張吻。念區區受厚祿願
  • 釋可齋宋代〕盆池本不種青萍,春杪無根也自生。人道一宵生九葉,不知誰數得分明。
  • 房公舊竹亭聞琴緬慕風流神期如在因重題此作

    李德裕唐代〕流水音長在,青霞意不傳。獨悲形解後,誰聽廣陵弦。
    《霓裳》催按新聲遍,鳳詔需承曲宴多 詩詞名句
  • 初夏雜興

    陸游宋代〕自斷殘年莫問天,吾儕何處不隨緣。家貧卻得身差健,夜短何妨晝熟眠。未歷名山采靈藥,且從同社樂豐年。賣絲
  • 送何安中之官新安錄事

    賀鑄宋代〕帶郭荒山百匝牢,躋攀幾見病猿猱。官糧可數才雞肋,吏事懸知倍馬曹。芸閣有書行且召,萱堂須養未容高。慶湖
《霓裳》催按新聲遍,鳳詔需承曲宴多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