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寄福州太守孫莘老龍圖》
全文:
公生自淮海,弱不游群兒。
良哉白玉質,烱烱無磷緇。
澡身以道德,餘棄為文詞。
端能處庠序,邈有孔孟姿。
一朝擅高名,卓然動京師。
餘輝耀天末,燁燁如斗箕。
校讎芸閣中,精義無參差。
同時鵷鷺行,半已翔鳳池。
兩登諫官室,抗疏犯天威。
揚舲去江海,曠歲成流離。
朱輪擁苕霅,五馬從合肥。
編氓仰遺愛,墮淚存豐碑。
歸來遘風樹,憔悴不展眉。
藉苫一室中,四壁無重帷。
南鄰有古剎,而我方棲遲。
杖藜時過公,泣血聞嗟咨。
從容勸我坐,一飯常共為。
蒸蒸沸古鼎,蔌蔌投園葵。
客來慵應門,客去知為誰。
禮喪事雲既,始領吳門麾。
瓶盂走梁苑,恨不相追隨。
秋風亟東下,旌旆俄已睽。
浮川與遵陸,多病亦云疲。
七閩富名山,空翠相逶迤。
在昔慕仁智,於今慰遨嬉。
棠陰想初坐,吏案紛交馳。
庖刀一為解,往往無孑遺。
麥秋薦丹實,梅雨裁纖絺。
黃金燕佳客,柔指鳴哀絲。
萬事不芥蒂,羨公能自怡。
參考注釋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芥蒂
亦作“ 芥蔕 ”。1.蒂芥。細小的梗塞物。 清 翟灝 《通俗編·草木》:“今人每顛倒言之曰‘芥蔕’,乃自 宋 人詩始。”
(2).引申為梗塞。 梁啓超 《論俄羅斯虛無黨》:“中央政府之兵力,已足使全 歐 旰食,而何區區民間斬木揭竿者之足以芥蒂於其胸也。”
(3).比喻積在心中的怨恨、不滿或不快。 宋 蘇軾 《與王定國書》:“今得來教,既不見棄絶,而能以道自遣,無絲髮芥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鏡聽》:“冷暖相形,頗存芥蒂。” 魯迅 《書信集·致李秉中》:“對於發表信札的事,我於兄也毫無芥蒂。”
(4).介意。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三:“今子赴官,但當充廣德性,力行好事,前夢不足芥蔕。”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言語之間,何須芥蔕。”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我受侮辱是絲毫也不芥蒂的,我是不忍看見我們的祖國,就被那無賴小偷偷了去呀!”
(5).打動,觸動。《朱子語類》卷十六:“ 曾點 是雖 堯 舜 事業亦優為之,莫只是 堯 舜 事業亦不足以芥蒂其心否?”
公能
公正能幹。 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 峻 ( 任峻 )以公能,召拜選。文武吏各盡其用,發剔姦盜,不得旋踵,民間皆畏之。”《北史·辛雄傳》:“自後每有疑議, 雄 ( 辛雄 )與公卿駁難,事多見從。於是,公能之名甚盛。”
自怡
自樂;自娛。 唐 張九齡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詩:“行李豈無苦,而我方自怡。” 明 鄧雅 《偶題》詩:“阿女顧予哂,予心還自怡。”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藏書》者何?言此書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書》也。” 清 戴震 《沉處士戴笠圖題詠》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為適然,獨孜孜不怠,以學自怡,竟老而不劵。”
釋道潛名句,寄福州太守孫莘老龍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