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沁園春(甲辰餞尤木石赴九江帥)》
全文:
大江之西,康廬之陰,壯哉此州。
有舳櫓千里,旌旗百萬,襟喉上國,屏翰中流。
彈壓鯨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萬斛舟。
青氈舊,看崇詩說禮,緩帶輕裘。
十年泉石優遊。
久高臥元龍百尺樓。
正九重側席,相期岩弼,一賢砥柱,聊試邊籌。
了卻分弓,歸來調鼎,得見茂洪何復憂。
談兵暇,問琵琶歌曲,無恙還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了卻
了結;辦理好
這就了卻了我的一樁心事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調鼎
(1).烹調食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余見宰人嘆曰:‘ 伊尹 與 易牙 同知調鼎,而有賢不肖之殊。’” 唐 劉禹錫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赴東都》詩:“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左傳》:‘ 晏子 曰:“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是古人調鼎用梅醢也。”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八:“《農桑通訣》曰:又一種澤蒜,可以香食。 吳 人調鼎,率多用此。”
(2).喻任宰相治理國家。語本《韓詩外傳》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其遇 湯 也。” 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詩:“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 元 薩都剌 《題光春卷上有蕭滕王三學士贊》詩:“未經調鼎休惆悵,會見留酸到子孫。” 清 張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韻》:“自此期調鼎,無端怨失弓。”
(3).指治理國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詩:“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光。”
李曾伯名句,沁園春(甲辰餞尤木石赴九江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