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邦彥的《天賜白》
全文:
君不見書生鐫羌勒兵人,羌來薄城束縛急。
蠟丸飛出辭大家,帳下健兒紛雨位。
鑿沙到石終無水,擾擾萬人如渴蟻。
挽絙竊出兩將軍,敵箭隨來風掠耳。
道傍神馬白雪毛,噤口不嘶深夜逃。
忽聞漢語米脂下,黑霧壓城風怒號。
脫身歸來對刀筆,短衣射虎朝朝出。
自椎雜寶塗箭創,心折骨驚如昨日。
谷城魯公天下雄,陰陵一跌兵力窮。
檥舟不渡謝亭長,有何面目歸東江。
將軍偶生名已弱,鐵花暗澀龍文鍔。
縞帳肥芻酬馬恩,閒望旄頭向西落。
參考注釋
檥舟
停泊船隻。《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九年》:“賊檥舟隄下而陳於隄外,伏千人於舟中,官軍將至,陳者皆走入陂中。”《明史·王思傳》:“家人後至,聞歌聲乃檥舟以濟。” 清 薛福成 《書昆明何帥失陷蘇常事》:“ 翰 退避,乃怒馬絶塵馳去,從者待十里外,檥舟 運河 之麋。”
亭長
(1). 戰國 時,國與國之間為防禦敵人,在邊境上設亭,置亭長。 秦 漢 時在鄉村每十里設一亭,置亭長,掌治安,捕盜賊,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滿的人充任。此外設於城內和城廂的稱“都亭”,設於城門的稱“門亭”,亦設亭長,職責同上。 東漢 後漸廢。《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為 泗水 亭長。” 張守節 正義:“ 秦 法,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亭長,主亭之吏。”
(2). 唐 代尚書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設亭長,掌省門開閉和通傳等事務。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一:“ 唐 祕書省吏凡六十七人,典書四人,楷書十人,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亭長六人……世但知鄉村之吏謂之亭長,殊不知 唐 諸司多有之。尚書省,《志》云:以亭長啟閉傳禁約。則知三省亦有也。”
有何面目
反詰語。表示無顏,沒有臉面。《戰國策·秦策五》:“王召 姚賈 而問曰:‘吾聞子以寡人財交於諸侯,有諸?’對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復見寡人?’”《後漢書·獨行傳·趙苞》:“食祿而避亂,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於天下?”《水滸傳》第一一九回:“今日 宋江 雖存,有何面目再見 山東 父老、故鄉親戚?”
東江
珠江的支流,發源於江西,在虎門入海,幹流全長523公里,流域面積3.2萬平方公里
周邦彥名句,天賜白名句
名句推薦
繞殿流鶯凡幾樹,當蹊亂蝶許多叢
張說《奉和聖制春日幸望 * 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