檥舟不渡謝亭長,有何面目歸東江

周邦彥天賜白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邦彥的《天賜白》

全文:
君不見書生鐫羌勒兵人,羌來薄城束縛急。
蠟丸飛出辭大家,帳下健兒紛雨位。
鑿沙到石終無水,擾擾萬人如渴蟻。
挽絙竊出兩將軍,敵箭隨來風掠耳。
道傍神馬白雪毛,噤口不嘶深夜逃。
忽聞漢語米脂下,黑霧壓城風怒號。
脫身歸來對刀筆,短衣射虎朝朝出。
自椎雜寶塗箭創,心折骨驚如昨日。
谷城魯公天下雄,陰陵一跌兵力窮。
檥舟不渡謝亭長,有何面目歸東江
將軍偶生名已弱,鐵花暗澀龍文鍔。
縞帳肥芻酬馬恩,閒望旄頭向西落。

周邦彥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檥舟

停泊船隻。《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九年》:“賊檥舟隄下而陳於隄外,伏千人於舟中,官軍將至,陳者皆走入陂中。”《明史·王思傳》:“家人後至,聞歌聲乃檥舟以濟。” 清 薛福成 《書昆明何帥失陷蘇常事》:“ 翰 退避,乃怒馬絶塵馳去,從者待十里外,檥舟 運河 之麋。”

亭長

(1). 戰國 時,國與國之間為防禦敵人,在邊境上設亭,置亭長。 秦 漢 時在鄉村每十里設一亭,置亭長,掌治安,捕盜賊,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滿的人充任。此外設於城內和城廂的稱“都亭”,設於城門的稱“門亭”,亦設亭長,職責同上。 東漢 後漸廢。《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為 泗水 亭長。” 張守節 正義:“ 秦 法,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亭長,主亭之吏。”

(2). 唐 代尚書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設亭長,掌省門開閉和通傳等事務。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一:“ 唐 祕書省吏凡六十七人,典書四人,楷書十人,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亭長六人……世但知鄉村之吏謂之亭長,殊不知 唐 諸司多有之。尚書省,《志》云:以亭長啟閉傳禁約。則知三省亦有也。”

有何面目

反詰語。表示無顏,沒有臉面。《戰國策·秦策五》:“王召 姚賈 而問曰:‘吾聞子以寡人財交於諸侯,有諸?’對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復見寡人?’”《後漢書·獨行傳·趙苞》:“食祿而避亂,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於天下?”《水滸傳》第一一九回:“今日 宋江 雖存,有何面目再見 山東 父老、故鄉親戚?”

東江

珠江的支流,發源於江西,在虎門入海,幹流全長523公里,流域面積3.2萬平方公里

周邦彥名句,天賜白名句

詩詞推薦

  • 雜言·其四十九

    張達元代〕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撝謙不違則,悔吝非已致。在陳孔何歉,居東旦無懟。榮辱自外來,中虛識明志。自矜
  • 臥龍亭

    程公許宋代〕隆中抱膝吟,意豈慕聞達。翻然起潛蟄,了不愆宿諾。廢興渠有命,忠上理難奪。出處士所重,羞死荀文若。
  • 秋懷·其二

    吳允祿明代〕南山有喬木,採伐常丁丁。念此歲雲暮,蹉跎竟無成。把鏡昔黟然,忽已為星星。感嘆不能已,晨曦照東榮。願因
  • 過溫湯

    李治唐代〕溫渚停仙蹕,豐郊駐曉旌。路曲回輪影,岩虛傳漏聲。暖溜驚湍駛,寒空碧霧輕。林黃疏葉下,野白曙霜明。眺聽
  • 詣玉泉山祈雨作

    乾隆清代〕今歲春膏勝去年,去年有閏今無閏。去年祈雨孟夏杪,今歲四月中浣慭。長且待遲短翻疾,是中有故因農迅。暮春
  • 題臘藥

    梅堯臣宋代〕頹顏早覺衰,乃藉藥扶持。及此季冬日,預修來歲宜。鼎成無犬見,蜜煉有蜂知。借問月中兔,長年何所為。
  • 木蘭溪書堂

    鄭耕老宋代〕鄭子藏書處,柴門碧樹灣。開懷溪一曲,養拙屋三間。月色斜侵竹,鳥聲迥隔山。輞川多勝趣,何似此潺湲。
  • 淨慈方丈詠古

    乾隆清代〕靈隱膻乎北,淨慈薌於南。對峙輝佛日,歷劫宣華嚴。永明及壽寧,名已屢改瞻。錄鏡緬延壽,鑄金傳道潛。虛稱
  • 賡薛學士詩韻

    李賢明代〕玉堂無事坐清暉,柳絮因風作雪飛。紫禁鶯聲晴後滑,赤霄雲葉午前稀。兔毫閒運成珠玉,雞舌長含侍鎖闈。慚顧
  • 碧落洞前灘水三首

    楊萬里宋代〕水知山近已先狂,箭往星奔趁下瀧。灘下洄流能耐事,漩漚百轉看它忙。
檥舟不渡謝亭長,有何面目歸東江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