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聽真上人琴歌》
全文:
銀潢耿耿霜稜稜,西軒月色寒如冰。
上人一叩朱絲繩,萬籟不起秋光凝。
伏犧歸天忽千古,我聞遺音淚如雨。
嗟嗟不及鄭衛兒,北里南鄰競歌舞。
競歌舞,何時休,師襄堂上心悠悠。
擊浮金,戛鳴玉,老龍秋啼滄海底,幼猿暮嘯寒山曲。
隴頭瑟瑟咽流泉,洞庭蕭蕭落寒木。
此聲感物何太靈,十二銜珠下仙鵠。
為予再奏南風詩,神人和暢舜無為。
為予試彈廣陵散,鬼物悲哀晉方亂。
乃知聖人情慮深,將治四海先治琴。
興亡哀樂不我遁,坐中可見天下心。
感公遺我正始音,何以報之千黃金。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嗟嗟
(1).嘆詞。表示招呼。《詩·周頌·臣工》:“嗟嗟臣工,敬爾在公。”
(2).嘆詞。表示感慨。《楚辭·九章》:“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唐 李頎 《行路難》詩:“薄俗嗟嗟難重陳,深山麋鹿可為鄰。” 明 張煌言 《長鯨行》:“嗟嗟長鯨爾何愚,如彼異類空屈節。”
(3).嘆詞。表示讚美。《詩·商頌·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鄭玄 箋:“重言嗟嗟,美嘆之深。”《漢書·韋賢傳》:“嗟嗟我王, 漢 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 明 陳烈 《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後序》:“嗟嗟樹開國之勛猷,昭傳世之文章。”
(4).象聲詞。猶濺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今惟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里。”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鄭衛
(1). 春秋 戰國 時 鄭國 與 衛國 的並稱。《楚辭·招魂》:“ 鄭 衛 妖玩,來雜陳些。”
(2).指 鄭 衛 二國的音樂。 秦 李斯 《上書秦始皇》:“今棄叩缶擊瓮而就 鄭 衛 ,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南史·蕭惠基傳》:“自 宋 大明 以來,聲伎所尚,多 鄭 衛 ,而雅樂正聲鮮有好者。” 唐 白居易 《鄧魴張徹落第》詩:“眾耳喜 鄭 衛 ,琴亦不改聲。”
(3).指《詩經》中 鄭國 、 衛國 的民間歌詩。 清 汪熷 《<長生殿>序》:“ 鄭 衛 豈導淫之作, 楚 騷非變雅之音。”
(4).古稱 鄭 衛 之俗輕靡淫逸,因以借指風俗浮華淫*靡的地方。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城中奢淫過 鄭 衛 ,城外艱苦逾 唐 魏 。”
北里
(1).古舞曲名。《史記·殷本紀》:“ 帝紂 ……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 妲己 , 妲己 之言是從。於是使 師涓 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2).稱委靡粗俗的曲樂。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亦將有才人妙妓,遺世越俗,揚北里之流聲,紹陽阿之妙曲。”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濮上北里,迭奏迭起。”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未睹《鈞天》之美,則北里為工;不詠《關雎》之亂,則桑中為雋。”
(3). 唐 長安 平康里 位於城北,亦稱 北里 。其地為妓*院所在地。後因用以泛稱娼妓聚居之地。 唐 孫棨 《<北里志>序》:“諸妓居 平康里 ……比常聞 蜀 妓 薛濤 之才,必謂人過言,及覩 北里 二三子之徒,則 薛濤 遠有慚德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張祐》:“同時 崔涯 亦工詩,與 祐 齊名,頗自行放樂,或乘興 北里 。” 清 黃景仁 《都門秋思》詩之一:“新聲 北里 迴車遠,爽氣 西山 拄笏通。”
(4).北面的里巷。 晉 左思 《詠史》詩之四:“南鄰擊鐘磬,北里吹笙竽。”《陳書·廢帝紀》:“逆賊 華皎 ,極惡窮凶……其家口在北里尚方,宜從誅戮,用明國憲。” 唐 李賀 《箜篌引》:“北里有賢兄,東鄰有小姑。”
南鄰
(1).古指南方 金鄰國 。《漢書·揚雄傳上》:“仁聲惠於北狄,武義動於 南鄰 。” 顏師古 註:“南方有 金鄰 之國,極遠也,故云 南鄰 。”
(2).南邊的近鄰。《文選·張衡<思玄賦>》:“指 長沙 之邪徑兮,存 重華 乎南鄰。” 李善 註:“《山海經》曰:‘南方 蒼梧 之川,其中 九疑山 , 舜 之所葬,在 長沙 界中。’” 晉 左思 《詠史》詩之四:“南鄰擊鐘磬,北里吹笙竽。” 唐 杜甫 《遣興》詩:“焉知南鄰客,九月猶絺綌。” 金 元好問 《早起》詩:“北舍南鄰獨樂聲,袷衣晨起覺秋清。” 元 楊維楨 《漫興》詩之六:“南鄰酒伴辱相呼,共訪城東舊酒壚。”
歌舞
合稱歌唱與舞蹈
歌舞晚會
范仲淹名句,聽真上人琴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