袷衣己覺冷,秋令遽如許!行行適東村,父老可共語

陸游記東村父老言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記東村父老言》

全文:
原上一縷雲,水面數點雨。
袷衣己覺冷,秋令遽如許!行行適東村,父老可共語
披衣出迎客,芋栗旋烹煮。
自言家近郊,生不識官府,甚愛問孝書,請學公勿拒。
我亦為欣然,開捲髮端緒,講說雖淺近,於子或有補。
耕荒兩黃犢,庇身一茅宇,勉讀庶人章,淳風可還古。

陸游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袷衣

有里有面的雙層衣服。 宋 陸游 《示客》詩:“暉暉晚日收新稻,漠漠新寒試袷衣。” 侯金鏡 《漫遊小五台·遠眺》:“當天氣由燥熱變得微寒的時候,我披上一件袷衣到大門洞外面去看天色。”

裌衣:有面有里,中間不襯墊絮類的衣服。 宋 蘇軾 《初秋寄子由》詩:“子起尋裌衣,感嘆執我手。” 宋 呂祖謙 《臥遊錄》:“今日忽淒風微雨,遂御裌衣。”

秋令

(1) 秋天

(2) 秋天的氣象

秋令無改於往年

如許

(1) 多么,這么

花兒美如許

(2) 如此多,那樣多

這狗官竟貪污了如許資財

行路如許難,誰能不華發。——宋· 范成大《盤龍驛》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逯欽立 註:“行行,漸漸。” 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猶言走一走。《西遊記》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乾?’ 行者 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後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 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

陸游名句,記東村父老言名句

詩詞推薦

袷衣己覺冷,秋令遽如許!行行適東村,父老可共語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