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姜特立的《山園四詠煙壑》
全文:
蒼然面者為煙,面呀然者成面壑。
賴此面十八公,與之相領略。
中間制小亭,面勢巧安著。
千山攢修眉,一水環青玉。
勃圖映高標,觚稜翼飛角,夜深或沈沈,月澹還漠漠。
趺坐者誰子,草衣復芒屩。
素髮照晴昊,飄蕭如野鶴。
儻非違世者,何以有此樂。
向夕下坡陀,清興寄寥廓。
此境真可畫,此意終難貌。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中間
(1) 中心
中間突破
(2) 在事物兩端之間或兩個事物之間
中間馳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傳》
坐在他們兩個中間
(3) 在裡面
生活在人民民眾中間。
面勢
亦作“ 面埶 ”。方面;形勢。《周禮·考工記序》:“或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審曲面埶,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及陰陽之面背是也。” 孫詒讓 正義:“ 鄭鍔 云:‘審曲者,審其曲也。面埶者,面其埶也。材有曲直,直者不待審而可知,審其曲者,然後見其理之所在。埶有向背,背者不可向以為用,面其埶然後順其體之所向。’……與 先鄭 異,亦通。”後據 鄭 注引申為建築物和自然環境的情勢、外觀、位置。 南朝 梁武帝 《游鍾山大愛敬寺》詩:“面勢周大地,縈帶極長川。” 唐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敢謀土木麗,自覺面勢堅。” 宋 程大昌 《北邊備對·黃河四大折》:“ 黃河 自 鹽澤 西來,暨達 潼關 ,其面勢所向,凡四大折。”
姜特立名句,山園四詠煙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