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蹈和堂》
全文:
中節和之謂,人心天意同。
外施為達道,內蘊本虛公。
撫序氣舒疊,乘時物向融。
羲經稱茂育,其責在吾躬。
參考注釋
外施
對外家施恩澤。《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豈徒欲獲謙讓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 李賢 註:“以恩澤封爵外家為外施也。”
達道
(1).公認的準則。《禮記·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 唐 柳宗元 《祭穆質給事文》:“達道之行,實惟交友。” 宋 契嵩 《<壇經>贊》:“夫戒定慧者,三乘之達道也。” 朱自清 《論逼真與如畫》:“那些‘難可與俗人論’的,恐怕到底不是天下之達道罷。”
(2).明白、徹悟道理。《淮南子·氾論訓》:“達道之人,不苟得,不讓福。”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夫逝者無反期,既朽無生理,遠道之士,良所悲矣。”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三:“ 陶潛 避俗翁,未必能達道。” 元 楊載 《贈胡汲古》詩:“先生唯達道,久矣樂山林。”
(3).實現理想或主張。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治世所貴乎位者三:一曰達道於天下,二曰達惠於民,三曰達德於身。” 宋 蘇軾 《賜孫覺辭免恩命不允詔》:“卿三居諫省,皆以直聞,蓋嘗遇事以建言,志在行義以達道。” 元 閻復 《追封伯夷叔齊制》:“讓爵以明長幼之序,諫伐以嚴君臣之分,可謂行義以達道,殺身以成仁者也。”
(4).猶得道。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三折:“可知道今世里令史每都撾鈔,和這古廟裡泥神也愛錢,怎能勾達道昇仙。”
(5).博通各種學問。《三國志·魏志·管寧傳》“ 王烈 者,字 彥芳 ” 裴松之 注引 李氏 《先賢行狀》:“ 烈 通識達道,秉義不回。”
(6).猶溝通。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三:“又謂古人祭用香燭,所以達道陰陽,以接神明。”
內蘊
(1) 蘊蓄在裡面
內蘊雄圖
(2) 包含的內容
這部話劇有深刻的時代內蘊
虛公
無私而公正。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倘希旨煅煉,則支連蔓引,含寃而死者,寧能再生乎。益知執法者,凡事宜虛公詳慎可也。”《明史·張至發傳》:“ 至發 頗清強。起自外吏,諸翰林多不服。又始終惡異己,不能虛公延攬。”《清史稿·后妃傳·太宗孝莊文皇后》:“﹝太后﹞嘗勉上曰:‘祖宗騎射開基,武備不可弛。用人行政,務敬以承天,虛公裁決。’”
乾隆名句,蹈和堂名句
名句推薦
領略風光須我輩,謾尋詩句倚江樓
余國寶《祥符寺水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