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前韻原文
祈歲籌箘簏,勤民亟囿垣。
意城恆惴惴,心旆戒幡幡。
蘭篆真中幻,瓶笙靜里喧。
消閒翻舊稿,愧未去陳言。
詩詞問答
問:再和前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再和前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再和前韻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勤民
(1).勞苦百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秦 違 蹇叔 ,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左傳·昭公十五年》:“獲城而弗取,勤民而頓兵,何以事君?”《國語·周語上》:“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 韋昭 註:“勤,勞也。”
(2).盡心盡力於民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令尹其不勤民,實自敗也。” 杜預 註:“盡心盡力,無所愛惜為勤。” 漢 班固 《典引》:“奕世勤民,以方伯統牧。” 晉 陸機 《辯亡論下》:“敦率遺典,勤民謹政。”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典故》:“猶以玩物為戒,特申勤民之旨,以垂訓焉。”
惴惴
恐懼的樣子
惴惴焉摩玩不已。——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惴惴奉行。——《明史》
惴惴恐不當意。——《聊齋志異·促織》
幡幡
(1).翻動貌。《詩·小雅·瓠葉》:“幡幡瓠葉,采之亨之。”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游風踴焉,秋風揚焉……枝葉翬散,摩來幡幡焉。” 明 何景明 《南山篇》:“葛葉幡幡,豈無枝蔓。”
(2).往來貌;反覆貌。《詩·小雅·巷伯》:“捷捷幡幡,謀欲譖言。” 毛 傳:“幡幡,猶翩翩也。”《魏書·任城王傳》:“反覆往還,譬彼讒賊,膚受既通,譖潤罔極。緝緝幡幡,交亂四國。” 宋 曾鞏 《代書寄趙宏》詩:“一心耿耿浪誠直,百口幡幡競訶誚。” 宋 范成大 《題潭帥王樞使佚老堂》詩:“匹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 明 方孝孺 《雜詩》之四:“幡幡市井人,出納量錙銖。”
(3).輕率不莊重貌。《詩·小雅·賓之初筵》:“曰既醉之,威儀幡幡。” 毛 傳:“幡幡,失威儀也。” 朱熹 集傳:“幡幡,輕數也。” 唐 獨孤及 《送史處士歸滏陽別業序》:“三酌而威儀幡幡,深衷畢見。”
瓶笙
古時以瓶煎茶,微沸時發音如吹笙,故稱。 宋 蘇軾 《瓶笙》詩引:“ 劉幾仲 餞飲 東坡 ,中觴聞笙簫聲……出於雙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嘯,蓋食頃乃已。坐客驚嘆,得未曾有,請作《瓶笙》詩記之。”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七八:“不是瓶笙花影夕, 鳩摩 枉譯此經來。” 鄧溥 《玄想》詩之一:“簾月瓶笙夜,治牆景在扉。”
陳言
(1).陳舊的言詞。 宋 王安石 《韓子》詩:“力去陳言夸末俗,可憐無補費精神。” 清 戴名世 《丁丑房書序》:“而無用之巵辭,不切之陳言,無所得入乎其間。此則所謂以題還題也。”
(2).指舊說。 李廣田 《論怎樣打開一條生路》:“假如望文生義,我們試為附會作新的解釋,又何取乎古人之陳言。”
(3).陳述的言論;陳述言辭。《韓非子·備內》:“省同異之言以知朋黨之分,偶參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孔子家語·儒行》:“儒有澡身浴德,陳言而伏,靜言而正之,而上下不知也。” 王肅 註:“陳言於君,不望其報。” 清 惲敬 《上陳笠帆按察書》:“大 清 之士,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合考已百年矣。然而議讞助之曰‘分考’,陳言助之曰‘分考’,且有詆諆之辭曰:‘羞與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