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

紫光藩宴例新正,待備南台入淑清。

七尺紅牆隔塵俗,百株蒼柏護蓬瀛。

洒然泉石堪延步,驀爾古今一繾情。

勝國遺蹤何處覓,祗餘幾卷閱春明。

詩詞問答

問: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

參考注釋

新正

農曆新年正月

因歲暮就在家過了年,新正方起身上任。——《平山冷燕》

南台

(1). 十六國 夏 主 赫連勃勃 取 長安 後,稱 長安 曰 南台 。《晉書·地理志上》:“ 勃勃 僭號於 統萬 ,是為 夏 。置 幽州 牧於 大城 ,又平 劉義真 於 長安 ,遣子 璝 鎮焉。號曰 南臺 。”

(2).御史台。以在宮闕西南,故稱。 南朝 梁元帝 《薦鮑幾表》:“前宰 東邑 ,實有二 魯 之風;近處 南臺 ,欲尊兩 鮑 之則。”《通典·職官六》:“ 後漢 以來謂之御史臺,亦謂之蘭臺寺。 梁 及 後魏 北齊 ,或謂之 南臺 。 後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會名簿,自尚書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 清 王士禛 《喜羨門閣學卜鄰之作》詩:“東閣從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彈文。”又 元 代指由 揚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台。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札記》:“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揚州 ……二十七年,徙 揚州 行臺於 建康 ,專涖 江南 之地,號 南臺 。”

(3).台名。即 戲馬台 。在 江蘇省 銅山縣 南。 晉 義熙 中, 劉裕 嘗大會群僚賦詩於此。 南朝 宋 元嘉 時,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嘗登此。《水經注》謂即 項羽 掠馬台 ,其下有玉鉤斜道。 宋 蘇軾 《次韻呂梁重屯田》:“待君筆力追 靈運 ,莫負 南臺 九日期。” 王文誥 輯註:“ 縯 曰:‘ 劉裕 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遊 戲馬臺 ,送 孔靖 辭位歸鄉。 謝靈運 、 宣遠 等,並從作詩。’” 宋 蘇軾 《台頭寺送宋希元》詩:“相從傾蓋只今年,送別 南臺 便黯然。” 查慎行 註:“ 南臺 即 戲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

(4).台名。 瀛台 的舊稱。在 北京 。 清 吳偉業 《即事》詩之三:“從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 清 高士奇 《金鰲退食筆記》卷上:“ 瀛臺 ,舊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順治 年間,別建宮室,為避暑之處。”

(5).山名。即 釣台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閩江 中,故亦曰 南台山 。 宋 陸游 《度浮橋至南台》詩:“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説 南臺 試一尋。” 錢鍾書 註:“ 南台 ,一稱 釣台山 ,在 閩江 中。”《明史·湯和傳》:“尋拜征南將軍……遂與副將軍 廖永忠 伐 陳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風抵 福州 之 五虎門 ,駐師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廣州 香山縣 (今 中山縣 )南五十里,兩山相對如台,故名。參閱《明一統志》。

淑清

(1).清白;純淨。《楚辭·嚴忌<哀時命>》:“形體白而質素兮,中皎潔而淑清。” 王逸 註:“言己自念形體潔白,表里如素,心中皎潔,內有善性清明之質也。”

(2).明朗。《淮南子·本經訓》:“日月淑清而揚光,五星循軌而不失其行。”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煙雲蕭索而 * ,日月淑清而啟旦。”

(3).指政治清明。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今海內樂業,朝廷淑清。”

七尺

(1).古代指二十歲。《周禮·地官·鄉大夫》:“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賈公彥 疏:“七尺謂年二十知者,案《韓詩外傳》‘二十行役’,與此國中七尺同,則知七尺謂年二十。”

(2).指身軀。人身長約當古尺七尺,故稱。 南朝 梁 沉約 《齊太尉王儉碑銘》:“傾方寸以奉國,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頎 《古意》詩:“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清 孫枝蔚 《黃河舟中》詩:“七尺雖無用,臨深亦可驚。”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雖愚,豈以七尺易一官。”

紅牆

紅色的牆。 唐 李商隱 《代應》詩:“本來銀漢是紅牆,隔得 盧 家白玉堂。” 宋 晁補之 《謁岱祠即事》詩:“碧瓦峙雙闕,紅牆繚長闉。” 明 陳子龍 《靈濟宮》詩:“絳樹 蓬萊 近,紅牆銀漢中。” 清 吳偉業 《琴河感舊》詩之二:“ 五陵 年少催歸去,隔斷紅牆十二樓。”

塵俗

(1) 流俗

一掃文壇塵俗

(2) 塵世

形居塵俗而棲心天外

蓬瀛

蓬萊 和 瀛洲 。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亦泛指仙境。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 蓬 瀛 。” 唐 許敬宗 《游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幽人蹈 箕 潁 ,方士訪 蓬 瀛 。” 明 唐順之 《送王侍讀赴南都》詩:“此去 周南 異留滯,看君到處即 蓬 瀛 。”

洒然

(1).瀟灑;灑脫。 宋 蘇舜欽 《大理評事杜君墓誌》:“﹝ 杜叔溫 ﹞性洒然峻拔,少所與合。” 明 楊慎 《詞品·嚴次山》:“ 嚴仁 字 次山 ……又長於慶壽贈行,洒然脫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風格洒然,談言微中。”

(2).猶欣然。《新唐書·忠義傳下·賈直言》:“ 穆宗 召為諫議大夫,羣情洒然稱允。” 宋 蘇舜欽 《滄浪亭記》:“至則洒然忘其歸,箕而浩歌,踞而仰嘯。” 清 惲敬 《同游海幢寺記》:“八月之望,與 仲廷 飲於 靖海門 之南樓,隔江望 海幢 ,如在天際,意為之洒然。”

(3).風吹雨灑的樣子。 唐 戴叔倫 《喜雨》詩:“川上風雨來,洒然滌煩襟。”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4).指清涼爽快。 宋 蘇舜欽 《處州照水堂記》:“遂構廣廈,且以‘照水’題之,庨豁虛明,坐視千里,雖甚盛暑,洒然如秋。” 宋 范成大 《北窗偶書呈王仲顯南卿二友》詩:“使君坐侯宅,窗間即涼臺。何敢訴苦熱,洒然助心齋。”

(5).形容神氣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頓時消失。 明 何景明 《七述》:“是則何如 胎簪子 洒然陽氣見於面,病若脫而瘳者。”《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司理先把符來試掛,果然女病洒然。”《西遊記》第五三回:“我的肚腹也不疼了,胎氣想是已行散了。洒然無事,又吃水何為?”

(6).驚異貌;忽然。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第一折:“天子洒然驚覺,可是南柯一夢。” 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二章:“生始洒然有省,因叩行止。”

(1).灑脫貌。《新唐書·文藝傳上·袁朗》:“ 後主 聞其才,詔為《月賦》一篇,洒然無留思。”

(2).暢快貌。 宋 曾鞏 《送劉醫博》詩:“洒然沉痾一日解,始免未老為枯骸。” 宋 楊萬里 《晨炊白昇山》詩:“千峯為我旋生妍,我為千峯一洒然。”

(3).瞭然而悟。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 房 遂洒然,方記其為僧時,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七:“ 淵明 詩云:‘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説得更好。蓋其自 彭澤 賦歸之後,洒然悟心為形役之非,故其言如此。” 明 方孝孺 《與樓希仁書》:“能言者聲和而音雅,詞切而義明,理約而不亂,端多而不復,聽之使人洒然不倦。”

驚異貌。《莊子·庚桑楚》:“ 庚桑子 之始來,吾洒然異之。”

(1).寒冷貌。《素問·風論》:“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寒,閉則熱而悶。”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時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壺之中。”

(2).肅敬貌。《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是日觀 范雎 之見者,羣臣莫不洒然變色易容者。”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灑,先典反。” 宋 蘇軾 《黃州上文潞公書》:“伏讀洒然,知其不肖之驅,未死之閒,猶可以洗濯磨治,復入於道德之場,追 申徒 而謝 子產 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3).整齊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窗楞西向,戶榻洒然,室不大而潔。”

泉石

指山水。《梁書·徐摛傳》:“﹝ 朱異 ﹞遂承間白 高祖 曰:‘ 摛 年老,又愛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養。’ 高祖 謂 摛 欲之,乃召 摛 曰:‘ 新安 大好山水, 任昉 等並經為之,卿為我臥治此郡。’” 宋 楊萬里 《送劉惠卿》詩:“舊病詩狂與酒狂,新來泉石又膏肓。”

古今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勝國

被滅亡的國家。《周禮·地官·媒氏》:“凡男女之陰訟,聽之於勝國之社。” 鄭玄 註:“勝國,亡國也。”按,亡國謂已亡之國,為今國所勝,故稱“勝國”。後因以指前朝。 元 張養浩 《濟南龍洞山記》:“ 歷下 多名山水, 龍洞 為尤勝……勝國嘗封其神曰 靈惠公 。” 明 宋濂 《故翰林待制承務郎兼國史院編修官柳先生傳》:“ 隆山 牟公 應龍 ,得太史 李心傳 史學端緒,且諳勝國文獻淵源之懿,儀章、官簿、族系,如指諸掌。” 王國維 《沉乙庵先生七十壽序》:“ 順康 之世,天造草昧,學者多勝國遺老,離喪亂之後,志在經世,故多為致用之學。”

遺蹤

舊址,陳跡,這裡指所在地

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 宋· 蘇軾《石鐘山記》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春明

(1).春光明媚。 元 陳世隆 《北軒筆記》:“當春明之際,卉木繁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魏文靖公》:“偶見 黃子久 畫《沙磧圖》一卷,卷尾有 文靖 題詩云:‘江村望極際春明,匝地人家喚欲譍。’”

(2).即 唐 都 長安 春明門 。因以指代京都。 清 吳祖修 《書梅村詩後》詩:“夢回龍尾醒猶殘,重入 春明 興轉闌。” 清 顧炎武 《與蘇易公》:“即至 春明 ,料必上陳情之表。”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三年皮骨走崢嶸,夢到 春明 身已輕。”參見“ 春明門 ”。

(3).指仕宦。 清 錢謙益 《寄長安諸公書》:“春明之夢已殘,京華之書久絶。”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田荔裳》:“何必於役道途,再作春明之夢。”

詩詞推薦

  • 題高九萬菊磵

    劉克莊宋代〕胡公飲菊潭,八十冠貂蟬。高叟飲菊磵,六十雪滿顛。胡公死無名,高叟生無權。權隨糞土盡,名與穹壤傳。劉生
  • 送僧歸蘇州

    楊億宋代〕說法雄音敵海潮,一棲京寺葉頻凋。水田三事衣將弊,香積多年飯頓銷。忽憶虎邱飛夢到,更聞蓮社寄書招。好傳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楊備宋代〕生來葬魚腹,死後觸龍鱗。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含珠林

    舒坦宋代〕何代神僧機匠深,手栽珠樹作珠林。獰龍離穴頷初鑿,老蚌出泥光易尋。海近鮫人工迸泣,山深木客費愁吟。開窗
  • 六醜·楊花

    彭元遜宋代〕似東風老大,那復有、當時風氣。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蕩何世。但憶臨官道,暫來不住,便出門千里。痴心
  • 奉酬襲美苦雨四聲重寄三十二句平上聲

    陸龜蒙唐代〕層雲愁天低,久雨倚檻冷。絲禽藏荷香,錦鯉繞島影。心將時人乖,道與隱者靜。桐陰無深泉,所以逞短綆。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讀晉史二首

    陳造宋代〕只知成濟犯乘輿,劉石凶威更有餘。狼顧魂靈應自反,尚將鬼責怖公閭。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釣台

    項安世宋代〕君房足下竟成諛,只是韓歆已破除。豈有江湖釣竿手,為君台閣奉文書。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日永

    艾性夫宋代〕日永駒難過,庭空雀亦無。花招蜂出早,草礙蟻行迂。蕉葉露台掌,水光天影圖。下簾便道靜,煙篆起茶爐。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得仙亭

    李彌遜宋代〕隔水樓台聳佛宮,緣雲捫石得搘筇。布金地主空遺像,折桂仙翁失舊蹤。人去遠山留夕照,僧歸晚徑帶殘鍾,眼中
  • 雁山紀游七首能仁寺

    薛嵎宋代〕過盡盤山險,登臨意忽平。殿燈搖佛影,瀑布雜鐘聲。湫闊龍居頂,路回峰換名。曉行林日薄,海氣接雲生。
  • 戲書德公軒後桃花

    李復宋代〕花發雙林七寶台,出門是草不須栽。東風一夜都收去,為問仙桃甚處開。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趙縣丞輓詞

    樓鑰宋代〕玉立佳公子,喔松始戍瓜。拳拳飭邊瑣,寸寸畫江沙。慷慨志憂國,清修僧在家。送行詩尚濕,身世遽空華。
  • 和韓毅伯詠雁

    王炎宋代〕孤飛欲作上林游,塞北來時天始秋。世路豈無矰繳慮,水鄉聊作稻粱謀。摩雲不憚關山遠,刷羽定非雞鶩儔。待看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即事

    李流謙宋代〕山路仍多雨,秋天最易陰。呼舟亂灘響,倚杖俯溪潯。風力憑江橫,雲容隱樹深。一寒遽如許,料理欲歸心。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蟠青室

    乾隆清代〕石梯入屋躋層巘,坐榻還憑碧牖欞。橫嶺豎峰皆玉染,卻看室里鎮蟠青。
  • 乘舟至影湖樓·其二

    乾隆清代〕層樓宛在水中央,來往均資漾綵航。閘口放舟速於箭,一回眸頃出園牆。
  • 白髭行

    文天祥宋代〕憶昔守宣時,白上一根發。去之四五年,一化為七八。今年客衡湘,黑髭已多黃。眾黃忽一白,驚見如陵陽。白髮
  • 偈頌二十四首

    釋智遇宋代〕鏡容鷹爪,面目可憎。掉發南嶽,下山教化。從臾檮林,對御講經。不守疆界,乾犯清平。滅得中峰 * 眼,破沙
  • 周堯夫示秋懷詩然公方為貴恙所撓因以箴之

    李洪宋代〕伐性蛾眉賈禍長,何如鉛鼎養中央。應憐刺刺出門語,苦怨寥寥秋夕涼。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原文_由液池東岸入淑清院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